主题: 国务院验收组专家组对三峡枢纽工程具备蓄水175米条件进行检查
2008-07-11 09:49:14          
功能: [发表文章] [回复] [快速回复] [进入实时在线交流平台 #1
 
 
头衔:金融分析师
昵称:600900
发帖数:384
回帖数:442
可用积分数:93553
注册日期:2008-04-19
最后登陆:2012-06-30
主题:国务院验收组专家组对三峡枢纽工程具备蓄水175米条件进行检查

2008-07-11 03:02
  本报讯(记者 刘文洁 特约通讯员 曾冬安)7月5日至9日, 国务院长江三峡三期工程枢纽工程验收组专家组,对长江三峡三期工程枢纽工程具备蓄水175米条件进行现场检查,其检查报告将提交枢纽工程验收组,作为国务院三峡建委确定三峡工程蓄水时间和水位的决策依据。
  水利部副部长、专家组副组长索丽生说,进行蓄水条件的检查意义重大,专家组将以对人民负责的高度责任感和科学求实的精神,做好检查各项工作,完成国务院交给的光荣任务。他说,本次验收检查将按国务院三峡建委下达的《长江三峡三期工程枢纽工程具备蓄水175米水位条件检查大纲》确定的检查依据、检查内容、应具备的条件、提供的资料进行。检查除主要依托验收专家组外还邀请了部分验收组成员和特邀专家,分坝工厂房、航建、金结、机电、施工、泥沙六个专业组,通过听取汇报、现场检查、查阅资料、小组讨论等方式进行。在认真检查的基础上形成《长江三峡三期工程枢纽工程具备蓄水175米水位条件检查工作报告》,报请枢纽工程验收组审批。
  中国三峡总公司总经理李永安在检查会议讲话中说,在参建各方的共同努力下,三峡工程无论从枢纽工程建设、移民、地质灾害治理、泥沙研究等方面看,都具备了汛后蓄水至175米水位条件,申请国务院三期枢纽工程验收组进行检查验收。按照三峡工程初步设计提前蓄水至175米,可进一步发挥三峡工程巨大的综合效益,满足各项试验的要求,为三峡工程最终蓄水至175米水位运行创造条件,符合科学发展观的根本要求。
  中国水利水电规划总院向验收组专家组提交的安全鉴定报告称:三峡工程挡水建筑物已经按照设计要求全部建成。三峡水库蓄水至135米、156米监测成果表明,挡水建筑物及金属结构工作性态在设计的正常范围内。综合对监测成果的分析预测和对关系到工程安全的若干重大技术问题的计算成果分析,三峡工程随着蓄水位逐步抬高至175米,挡水建筑物工作性态的发展趋势不会有根本性的改变。运行三峡枢纽工程具备汛后蓄水至175米水位的条件。
  中国三峡总公司在向专家组提供的枢纽建设运行报告结论说,三峡工程(升船机和地下电站除外)已经按照设计规模、设计标准全部建成,并通过了国务院二期、三期工程验收。三峡水库蓄水至135米、156米后,防洪、发电、航运效益得以全面发挥,枢纽建筑物运行性态正常。蓄水175米检查范围内的基础工程、水工建筑物、金属结构、机电设备及安全监测工程施工质量满足国家和行业有关技术标准及要求。枢纽各建筑物175米水位运行管理准备工作已全部就绪,具备蓄水175米条件。
  专家组50余位专家深入三峡船闸、临时船闸改建项目、升船机坝段、泄洪坝段、左右厂坝段、地下电站进水口、茅坪溪防护坝、右岸电站厂房进行了实地检查。泥沙专业组专家还对长江干流荆江、枝江河段进行了现场检查。
  枢纽工程验收组专家组副组长曹佑安主持了检查验收会。中国三峡总公司副总经理曹广晶、林初学、毕亚雄,纪检组组长于文星,长江电力总经理张诚,长江委副主任、长江委设计院院长钮新强等参加了检查验收会。


【免责声明】上海大牛网络科技有限公司仅合法经营金融岛网络平台,从未开展任何咨询、委托理财业务。任何人的文章、言论仅代表其本人观点,与金融岛无关。金融岛对任何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其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确或暗示的保证。股市有风险,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相应责任。
 

结构注释

 
 提示:可按 Ctrl + 回车键(ENTER) 快速提交
当前 1/1 页: 1 上一页 下一页 [最后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