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 五粮液:“白色火焰”涌动中国成色
2008-08-07 08:39:18          
功能: [发表文章] [回复] [快速回复] [进入实时在线交流平台 #1
 
 
头衔:金融分析师
昵称:股市密码
发帖数:4589
回帖数:427
可用积分数:181802
注册日期:2008-06-29
最后登陆:2010-11-09
主题:五粮液:“白色火焰”涌动中国成色


酿酒是一件简单的事情。酿制五粮液同样也是件简单的事情。外行看热闹,只有品酒的内行,才能道出其中的门道,道出五粮液的独到之处。但喝惯洋酒、同时也喜欢五粮液的外国友人给了中国白酒一个有趣的名字:whitelightning(白色火焰,白色闪电)。细想一下,这名字不仅别致,而且形象贴切:白酒入喉,的确带着火焰和闪电般的温热和激情!其缘由何在?只有到酒都宜宾走一遭方能发现,五粮液之所以有如此成色和质地,与其孕育、诞生过程中蕴含的独有优势分不开,它们造就了“火焰”的最佳燃态。

   自然生态环境。宜宾地处北纬29.16度,位于国际共认地下水“黄金纬度”北纬30度一线,这里地下矿物质水早在宋代就被黄庭坚在诗作中赞不绝口;而亚热带向暖湿带过渡立体气候,又使这里温热湿润,多雨少风,加上土壤品类丰富,含多种矿物质,极宜酿酒所需微生物生存———正是空气和泥土中的微生物构成了酿造五粮液特有的微生物群络。

   正如酿酒业老话所言:千年老窖万年糟,酒好须得窖池老。窖池越老,有益物质含量越高,酒的口味也越好。五粮液现在使用的窖池有建于明初、迄今640年的古窖池群,这在国内持续不间断使用的窖池中年头最老。当然了,窖池老是针对浓香型白酒而言,酱香型白酒则因采用一次性人工酿槽,9个月后即毁弃,与“古窖”不搭界。可见五粮液在“火焰”成色上占有“薪火相传”千百年的先天优势。五粮液独有的“陈氏秘方”。它综合了五种粮食精华科学比配,而其他白酒往往只用一到两三种粮食,这使五粮液的有益物质和口感比其他白酒更丰富。其实,先人早就发现“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据《黄帝内经》)。五谷杂粮既可均衡人体营养,同时又具备了现代人对绿色食品的需求。

   独到的生产工艺。五粮液最有名的是“包包曲”和在此之上历久形成的操作方法。“包包曲”在全国同行业中独此一家,按内行说法,它曲香纯正浓郁,糖化力高,发酵力强,利于多出好酒。数百年酿酒史证明,“包包曲”是空气和泥土中微生物结合的最佳载体,它能把空中和大地中的150多种微生物“呼唤”到自己身上,为其生长繁殖提供温床。这就克服了其他白酒只利用空气中微生物,致使酒味不全面的缺陷。专家评价五粮液“香气悠久,味醇厚,各味谐调,恰到好处,酒味全面”,根源就在于此。

   五粮液继承了祖宗传下的传统工艺,又对精准的现代科技兼容并蓄。把大米、糯米、小麦、玉米、高粱五种粮食精华进行充分调和,同时调动人的视觉、嗅觉和味觉,赋予多重审美感受。其酒性柔中带刚、淡中透浓,品之色、香、味俱佳。五粮液的“火焰”总体质地,体现了中华“和谐”文化的完美境界。

   2008年,五粮液集团已发展为拥有19个子公司、2万多名职工的现代化大型企业集团。这里有全中国最大的窖房、世界最大的酿酒车间,行业内最先进的全自动包装生产线和质量分析检测仪器。占地7平方公里,产能接近50万吨,是世界最大的酿酒生产基地。

   在世界酒族中,五粮液涌动的是“白色火焰”(whitelightning),代表的是中国白酒的最佳成色。在“白色火焰”出色的燃烧背景中,蕴藏着源自中国川西南的天地之大美、源自五粮液人辛勤劳作的生命底色。




【免责声明】上海大牛网络科技有限公司仅合法经营金融岛网络平台,从未开展任何咨询、委托理财业务。任何人的文章、言论仅代表其本人观点,与金融岛无关。金融岛对任何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其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确或暗示的保证。股市有风险,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相应责任。
 

结构注释

 
 提示:可按 Ctrl + 回车键(ENTER) 快速提交
当前 1/1 页: 1 上一页 下一页 [最后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