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 在中国三峡总公司2009年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
| 2009-02-22 19:00:06 |
|
| |
 |
| |
| 头衔:金融分析师 |
| 昵称:aynz |
| 发帖数:106 |
| 回帖数:845 |
| 可用积分数:144751 |
| 注册日期:2008-05-25 |
| 最后登陆:2010-08-10 |
|
积极抢占风电资源 夯实基础加快发展 来源:同上 2009-02-21 01:04
本报讯(记者 彭宗卫)2月18日,中国水利投资集团公司总经理、党委书记杨春锦在中国三峡总公司2009年工作会议上纵论风电发展战略的思考与选择,表示要坚定信心,整合资源,夯实基础,加快发展。
2008年12月22日,国务院国资委正式批复中国三峡总公司与中国水利投资集团合并重组方案。这次重组满足双方战略发展的需要,可以优势互补,发挥协同效应,在风电、国际化经营等业务领域增强中国三峡总公司的整体实力和竞争能力,同时也将加快中国水利投资集团和中国水利电力对外公司的发展步伐。
杨春锦介绍了中国水利投资集团的发展战略:在风电制造业方面,以风机制造业为龙头,保持技术领先和差异化竞争优势,提高自主研发、设计、制造水平;培育核心部件制造能力,完善供应链。在风电场开发方面,发挥产业链优势,开发个性化机组,降低风电场造价,形成综合竞争力,迅速抢占资源,扩大市场份额。在风电服务业方面,整合系统内资源,打造国内最大的风电技术服务业平台。在人力资源方面,通过引进国际一流人才,在系统内优化人力资源配置,培育经营管理、科技专家、技术工人三支队伍。到2010年,中国水利投资集团风电产业的发展目标是:完成产业链布局,整合形成国内最大的风电技术服务业平台,力争突破100万千瓦装机。
杨春锦说,中国水利投资集团风电近两年工作安排要心怀愿景,围绕目标,着力推进技术研发、完成风电产业链布局,形成技术服务业发展平台,为未来快速、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2009年发展的主要措施是:在风力发电装备制造方面,继续推行技术领先和差异化竞争相结合的发展战略,加大风机研发和制造投资力度,努力开拓海外市场。在风电技术服务业方面,2009年将对集团现有服务业进行战略重组,集中全部力量,形成整体优势,避免同业竞争,打造风电服务业平台。围绕风资源评估、可行性研究、风电场工程总承包或代建、风电场运营等价值链开展风电技术服务各项业务。力争3年到5年时间将风能技术服务业板块整合上市,以解决融资和再发展问题,争取在5年内成为我国风电服务业的龙头企业。在风电场开发建设方面,积极抢占风电资源,加强前期工作力度,2009年力争储备30万千瓦。
杨春锦还详细介绍了世界和中国风电发展的现状。他说,到2007年底,全球风电累计装机9400万千瓦,当年新增2000万千瓦。2003年至2007年,全球风电平均增长率为24.7%。2008年,全年新增2700万千瓦,全球风电累计装机达到12100万千瓦。据我国第三次风能资源普查结果显示,我国陆上技术可开发量为6亿千瓦至10亿千瓦,近海技术可开发量为1亿千瓦至2亿千瓦,合计7亿千瓦至12亿千瓦。2008年,我国新增并网装机466万千瓦,累计突破千万千瓦。
|
| 2009-02-22 19:32:47 |
|
| |
 |
| |
| 头衔:金融分析师 |
| 昵称:aynz |
| 发帖数:106 |
| 回帖数:845 |
| 可用积分数:144751 |
| 注册日期:2008-05-25 |
| 最后登陆:2010-08-10 |
|
"力争3年到5年时间将风能技术服务业板块整合上市,以解决融资和再发展问题,争取在5年内成为我国风电服务业的龙头企业。"
看来三总的"集团化"战略在下发生某种程度上的转变,以前期望三总从事与电能相关的辅业(包括风电、太阳能发电核心技术研制等),现在真的已经部分变成实际行动了,只是并不是完全按照投资者们期望的形式在发展。
|
| 2009-02-22 19:38:09 |
|
| |
 |
| |
| 头衔:金融分析师 |
| 昵称:aynz |
| 发帖数:106 |
| 回帖数:845 |
| 可用积分数:144751 |
| 注册日期:2008-05-25 |
| 最后登陆:2010-08-10 |
|
上述提法同时也让人们不禁猜测,三总准备整合上市的风能技术服务业板块与金风科技的关系怎样?或者与新疆风能的关系怎么处?
|
| 2009-02-23 12:09:33 |
|
| |
 |
| |
| 头衔:金融分析师 |
| 昵称:aynz |
| 发帖数:106 |
| 回帖数:845 |
| 可用积分数:144751 |
| 注册日期:2008-05-25 |
| 最后登陆:2010-08-10 |
|
中国三峡总公司加快承揽海外水电项目步伐 2009年02月22日 21:57:11 来源:新华网 新华网湖北宜昌2月22日电(记者江时强)继去年10月与马来西亚砂捞越能源公司签订承建该国94.4万千瓦沐若水电站协议后,中国三峡总公司22日与巴基斯坦就水电项目开发签署合作谅解备忘录,中国最大的水电企业开始加速实施“走出去”战略。
为增强中国三峡总公司的海外拓展水电项目能力,国务院国资委2008年12月批复同意,中国三峡总公司从2009年1月起合并重组中国水利投资集团公司(国水投),从属于国水投、拥有丰富的海外建管水电项目经验的子公司--中国水利电力对外公司(中水电)分立成为中国三峡总公司的全资子公司。该公司2008年营业额12亿美元,是全球最大的200家国际工程咨询设计公司之一,目前项目分布在亚、非、欧、美洲的25个国家和地区。
中国三峡总公司总经理李永安对记者说,中水电是中国三峡总公司实施国际化战略的重要平台,中国三峡总公司的品牌、投资能力、规划设计和工程咨询等方面的优势,将促使企业在国际水电市场上逐步赢得更多的市场份额。
在刚刚结束的2009年工作会议上,李永安表示,中国三峡总公司将紧紧围绕主业,稳步实施“走出去”战略。
|
| 2009-02-23 12:32:06 |
|
| |
 |
| |
| 头衔:金融分析师 |
| 昵称:aynz |
| 发帖数:106 |
| 回帖数:845 |
| 可用积分数:144751 |
| 注册日期:2008-05-25 |
| 最后登陆:2010-08-10 |
|
不难看出,三总这次与巴基斯坦的合作实际是国家与国家的合作。其实,五大国有电企几乎都可以承接海外水电工程,唯独选中了三峡总公司。如果把一连患的事联系起来(包括这次的海外合作、国水投的并入以及三总率先启动国有电企的整体上市进程等),我们可以从中读出许多许多。下面是三总正向其员工灌输的理念,她或许能从某种程度上解释为什么三总能够获得这次海外合作机会:
“三峡工程事关国计民生,事关国家经济命脉,是一张国家名片。三峡工程的地位决定了三峡总公司的地位,三峡工程的效益决定了三峡总公司的效益,三峡工程的成败决定了三峡总公司的成败。三峡工程是三峡总公司的立身之本、发展之基、效益之源。”
|
| |
结构注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