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 转:长江电力复牌将跌36%?
|
| 2009-03-03 11:27:28 |
|
| |
 |
| |
| 头衔:助理金融分析师 |
| 昵称:bingdian |
| 发帖数:20 |
| 回帖数:49 |
| 可用积分数:90219 |
| 注册日期:2008-09-01 |
| 最后登陆:2010-11-10 |
|
涨停价抛出黔源电力,筹措现金准备买入10元一股的长江电力,O(∩_∩)O~
该贴内容于 [2009-03-03 11:27:53] 最后编辑
|
| 2009-03-03 11:32:02 |
|
| |
 |
| |
| 头衔:金融分析师 |
| 昵称:aynz |
| 发帖数:106 |
| 回帖数:845 |
| 可用积分数:144751 |
| 注册日期:2008-05-25 |
| 最后登陆:2010-08-10 |
|
即使在"徐臣"的文章中也有这样的描述: "目前,业内普遍认可并采用的重置成本标准是每千瓦8000-10000元,生证券能源行业研究员王凤华在计算川投能源重置成本时即采用了每千瓦1.2万元的标准。"
且不说黔源电力该不该涨停,其实它的机组利用小时数只有新长电的1/3,如果黔源电力的机组重置成本可以以"每千瓦1.2万元的标准"计算,那么新长电的重置成本该是多少?每千瓦近4万元?如此算来新长电每股重置成本岂不超过60元了?而这还未计算金沙江等电站的注入。
该贴内容于 [2009-03-03 11:56:25] 最后编辑
|
| 2009-03-03 11:44:38 |
|
| |
 |
| |
| 头衔:助理金融分析师 |
| 昵称:bingdian |
| 发帖数:20 |
| 回帖数:49 |
| 可用积分数:90219 |
| 注册日期:2008-09-01 |
| 最后登陆:2010-11-10 |
|
转一网友回复:
这篇文章貌似专业,实则可笑,恐怕又是别有用心的人搞出来的。现在许多人拿云天化等股的复牌来和长电作比较,我提出一些不同看法: 1、云天化停牌前肯定是有消息,导致股票价格大涨,当时已经有很大背离,但长电停盘前消息面平静,股价没有过分异动,当然当时三总有利用消息打了一个跌停,但总体来讲,长江电力的停牌价并不高; 2、看看华能国际,国电电力的股价基本上已经接近长电停牌时的价格,再加上长电本身比火电更优质; 3、云天化等重组的是什么资产?能和长电比吗?并且云天化停牌期间,化肥价格暴跌,如果它股价不跌那才怪,而电价有跌吗?前段时间张国宝还出来讲水电可能上调; 4、现在经济危机比较严重的氛围下,机构的资金往哪里投,难道会去投那些周期性行业?难道就放到银行吗?长电是一个抗周期很好的品种,因为它有稳定的利润,不受经济周期影响发明奖大幅波动,所以这个可能会成为机构的重仓品种,从长电的基金就可以看的出来,那些大基金在停盘前没有消息吗,如果它们预计很差的话,他们会投吗? 5、长电是大型中央国企第一家,会失败吗?在中国似乎还没有先例,只有它敢开盘,就决定了不会大跌; 6、长电的权重比较大,如果大幅下跌,股指会怎么样?当然可以让长电在一天跌到位,而且当天不计入指数,但长电这样好的投资品种大跌会导致现在信心溃败,股市可能会一蹶不振,国家会允许吗? 7、看看重组资产的川投能源吧,凭什么都重组的水电资产,川投能源都涨成那样了,为什么非要说长电会跌呢,还那么精确的是35%,如果股价是按你的计算来的话,那大家都不用炒了,所以不要在这里忽悠大家了。 最后我只说一句话:长电不是不会跌,完全有可能跌,理由也只有一个,方案很差,被机构抛弃,这样可能会暴跌,向云天化一样,不过从以住三总与机构的处理能力上来讲,是不太可能的,即使真是这样,说不定也会找国投来保驾护航,任由其暴跌的可能性不大。 另外还有一点:大家可以看看现在最热门的板块是哪一个,肯定是新能源,而且是这次两会的重点议题,长电应该是中国最大的新能源集团了,水电不说了,风电也用说了吧,都成了金风科技的第一大股东了。 基于以上理由,大家应该和我一样有信心,不要被别人忽悠,让我们期待长电的到来吧。最后最后再说一句:长电在两会结束前不会复牌,为什么?对股市影响这么大的东东,在此期间复牌,考虑治影响的吗,我想领导们不会担这个风险的。他们现在也没空关心这个。我想在两会期间会出台更多更大的经济推动策,结合这些策的出台,长电出来,嘿嘿,当然是你好,大家好了。
|
| 2009-03-03 11:51:10 |
|
| |
 |
| |
| 头衔:助理金融分析师 |
| 昵称:林间的风儿 |
| 发帖数:5 |
| 回帖数:55 |
| 可用积分数:146405 |
| 注册日期:2008-03-17 |
| 最后登陆:2009-05-19 |
|
不受这些人意见的左右,若真能复牌跌36%,我有钱等着呢,做个大股东,才爽,但可能吗,某些人就知道YY
|
| 2009-03-03 12:45:48 |
|
| |
 |
| |
| 头衔:助理金融分析师 |
| 昵称:bingdian |
| 发帖数:20 |
| 回帖数:49 |
| 可用积分数:90219 |
| 注册日期:2008-09-01 |
| 最后登陆:2010-11-10 |
|
去年的一篇分析文章
分析媒体报道的三峡总公司资产注入方案 据《财经》报道,长电重大资产重组方案将于10月前获批。注入资产为三峡电站剩下的18台地上电站,收购方式为定向增发和债权融资。
认真分析一下,觉得这一方案并不符合整体上市的意图。
作为一个营利性的经营实体,做任何事情都是要考虑利益的,这也是很多公司资产重组之前市场总有人先知先觉的原因。上市公司每逢重大重组,往往股价会提前反映,市场舆论总是认为泄密,其实并不一定如此,泄密当然也有可能,但实际上如果对公司、行业、政策长期跟踪、研究非常透彻的话,重组的可能性、必要性、重组可能的时机、范围、方式甚至对价,都可以通过分析得出,并不一定是泄密。
长江电力本次重大资产重组停牌,虽然令人感觉突然,但其实如果长期跟踪长电,并对行业、政策认识透彻的话,长电此时重大资产重组是完全在意料之中。
首先,三峡电站注入上市公司是早晚的事。按照上市约定,2015年之前就全部注入。所以,今年不注入,明年也可能注入,关键是选择一个时机。
其次,鼓励央企整体上市、鼓励行业整合、鼓励利用资本市场进行整合,这几项势在必行的政策恰好的当前形成时间上的共振。长电的重组,虽然复杂,但相对其他央企而言,却几乎是最简单的。
再次,三峡电站全面竣工后,三峡总公司的最重要的任务就不是三峡,而是金沙江水电开发,03年上市时金沙江水电开发权还没给三峡,所以承诺2015年,但时过境迁,提前注入成为必然选择。而最最重要的一条,就是金沙江水电开发需要大量资金,虽然三峡总公司富得流油,但要加快金沙江水电开发进程,钱还是大大的缺。
而实际上,很多蛛丝马迹早在停牌之前就已经出现,只是投资者有没有捕捉到而已。
比如:延迟披露年报缺没有特别的理由;突然中断的年度机组收购计划;三总减持5000万股长电;长电频繁爆出利空消息,股价离奇大跌后又持续大涨等等。
说了半天,还没说到正题。但说这么多,目的是要说明一点,就是无论如何,重组的基本框架和大的方面,都可以从分析公司情况而得出,不符合公司目前情况,不符合重组主导方利益的方案,都是不可能的。
那么《财经》报道的以定向增发和债权融资的方式注入18台机组,10月前获批是否可能的?笔者认为可能性不大。三峡总公司整体上市的最主要动机就是为金沙江水电开发筹集资金!!!其他理由都是附带的,或者不是理由,而是结果。
既然整体上市目的是筹集资金开发金沙江水电,那么我们可以分析一下《财经》报道的方式能不能达到这个目的?
首先,如果全部定向增发,三峡总公司除了大幅提高对上市公司的持股比例之外,什么都得不到。总不可能把增发的股份又立即卖掉吧?
其次,如果定向增发加债权融资,则以收购前长电的融资能力,在目前情况下,再融个100多亿应该问题不大,但一来100多亿对金沙江还是太少,二来100多亿只相当于收购2、3台机组,又何苦搞什么整体上市?
第三,以长电目前的情况,筹措到300以上的资金(包括自有资金)应该是极限,仍然达不到三峡总公司整体上市的目的。
本来,按照原先计划,金沙江的开发资金来源,完全可以由三峡电站的发电收入以及自身的债权融资来逐步解决(当然也包括逐步向长电出售机组),但这样开发进度无疑要慢得多。三峡总公司无疑已经看到当前正式加快金沙江开发的好时机,也是大搞收购贱婢行业整合的好时机,而要不错失良机,就必须大规模的融资,再融资!而只有把金沙江水电开发项目抛出来,作为融资的项目,才可能在短时间内筹集到几百亿量级的资金!而这样量级的资金,银行不可能一下子给这么多,成本也太高,只有股票市场上才可能做到。而长电就称为三峡总公司唯一可以利用的平台。而要利用这一平台,就必须把金沙江水电开发的资产也注入到上市公司中去。这也是为什么张诚一再强调是主营业务整体上市而非三峡电站整体上市的背后动因!
|
| 2009-03-03 12:55:48 |
|
| |
 |
| |
| 头衔:助理金融分析师 |
| 昵称:bingdian |
| 发帖数:20 |
| 回帖数:49 |
| 可用积分数:90219 |
| 注册日期:2008-09-01 |
| 最后登陆:2010-11-10 |
|
转:巴菲特被套高盛了吗?
昨天晚上看本地的报纸,一个整版都是讲巴菲特如何晚节不保,败走麦城。旁边还陪了一副巨大的漫画,巴老被粗大的绳子紧紧地捆住,缩成一团。绳子上大大的一个“套"字。
关于巴菲特08年的业绩,在昨天的日志上已经写了。什么巨额亏损,什么大错小错,都有数据为证,相信看了的朋友会有自己的评价。
但这里要讲的是另外一件曾经也是被炒作的事情,就是所谓巴老抄底高盛被套的事情。
没错,9月23日,巴菲特宣布投资高盛50亿美元。彼时高盛股价仍在125美元以上。但风云突变,很快高盛股价已跌至55.18美元。后来巴菲特又先后投资箭牌和GE,结果股价都是大跌。所以舆论得到的结论就是:“股神”再次遭深套。
怎么大的亏损,巴菲特在他08年致股东的信里面怎么没有承认呢? 这岂不是比他自己说的大错还要大吗?这些交易在信中其实谈到了。
翻开致股东的信的15页,原文如下:
On the plus side last year, we made purchases totaling $14.5 billion in fixed-income securities issued by Wrigley, Goldman Sachs and General Electric. We very much like these commitments, which carry high current yields that, in themselves, make the investments more than satisfactory.(去年在好的方面,我们从箭牌、高盛和GE购买了总计145亿美元的固定收益证券。我们非常喜欢这些交易,他们给我们带来了高额的利润,让这些投资非常的满意)。
巴老用的是more than satisfactory,而不是satisfactory。也就是说不是满意,而是相当的满意。
晕了吧?到底巴菲特是被套了还是赚钱了?
这要看看巴菲特到底买的是什么? 这145亿花到哪里了? 其实他买的是一种叫优先股的东西,根本不是咱们想象的普通股票。他买的首先是年10%的固定收益债券,再加上5年内这些债券可以用115美元成本转换成股票条件。这类似于国内的可转债。也就是他首先确保10%固定利息,如果5年内股票涨到115元以上,他还可以用115元来转换成股票的期权。难怪巴老说是买的固定收益证券。10%的利息,再加期权啊,巴菲特大大的狡猾。高盛也真是没有钱啊,否则怎么会有这样便宜的交易。
还有什么好说的?到底谁被套了? 要我说是那些坐井观天、自以为是才真正被套啊。
|
| 2009-03-03 12:57:20 |
|
| |
 |
| |
| 头衔:助理金融分析师 |
| 昵称:bingdian |
| 发帖数:20 |
| 回帖数:49 |
| 可用积分数:90219 |
| 注册日期:2008-09-01 |
| 最后登陆:2010-11-10 |
|
转:08年巴菲特到底怎么样?
最近各种媒体,包括CCTV都在谈巴菲特08年“巨额”亏损的事情,比如新浪上的“巴菲特业绩创44年最糟 账面亏损115亿美元”。巴菲特走下了神坛。
本来对这些新闻不是很有兴趣,只是想谁都有失手的时候,谁都不是神。今天真是非常偶然的在网上溜达到巴菲特2008年致股东的信和2008年BERKSHIRE HATHAWAY 公司的年报(Warren Buffett's Letters to Berkshire Shareholders 和 Annual & Interim Reports ),结果发现事情根本就不是我想的那样,更不是媒体炒作的那样。
打开巴老的信,第一页就是一张表。这是从1965年到2008年B&H 公司业绩和标准普尔指数500的对比。2008年的数据是公司每股收益-9.6%,标普500收益-37%,超越标普500指数27.4%。
没有错,在过去44年中,08年每股收益是最糟糕的。这44年中只有2年每股收益是负的,08年和01年(-6.2%)。但2008年是过去44年中标普500下跌最严重的一年。而且和指数相比,超越指数27.4%排在正数第7位(过去44年中,巴老有6年没有跑赢指数,最多的一年是1999,落后指数20.5%)。
坦率的讲,我有点不敢相信我的眼睛。在美国市场,超越大盘27.4%!
由此,我开始仔细读巴老的信和公司年报。
2007年,B&H公司净资产1207亿美元,到2008年底降为1092亿,损失115亿,跌9.6%;净收益从132亿降到50亿,下跌62%;总资产从2732亿下降到2674,跌2%。这些都在年报的第28页上。
但是在一个大盘下跌37%的年份,这种业绩还有什么好说的呢?他这一年还有50亿的净收益!难怪巴老说:由于整个市场下跌是他持有的债券和股票缩水,根本就没有让他和查理芒格烦恼(This does not bother Chairle and me),而是事实上,他们享受着这种价格下跌,因为这可以让他们增加仓位。(见信的第4页)
在咱们的媒体上都在宣传,巴老不得不承认2008年投资中他做了一些“愚蠢”的事情。“包括一个重大的投资错误,还有几个小一些的,但也造成了伤害,给公司带来了几十亿的损失”。这个其实在信中有说明。对于ConocoPhillips(康菲石油)公司,巴老亏了26亿,成本70亿,年末只有44亿。但综合所有的投资,总成本是371亿,年末总市值是491亿,还多出来120亿。(见信的14页)。这就是他讲的重大投资错误。相比1000多亿的资产,26个亿的损失有多大比重呢? 小错误是什么呢? 巴老投资了2亿4千万到两家爱尔兰银行,年末市值只有2千7百万,亏损89%,损失2亿2千万。
几十亿,几个亿对咱们是天文数字,但巴老手上是有上千亿的钱啊。咱们有1000元,一笔交易损失几十元,几元是多大的事情吗?值得大惊小怪吗?
巴老不是神,他会犯错误,而且他会坦率的讲他犯了什么样的错误,造成了多大的损失。但我还得说,他是我的偶像。而且从这封信中,我更欣赏他的为人。比较咱们的媒体和公司,能不汗颜吗?
如果有兴趣,我建议大家打开下面这个网站首页,这是巴老公司网站的首页,一个1000多亿美元公司的网站首页。你还见过比这更简陋、甚至说“垃圾”的公司网站吗?这就叫把每分钱都留给持有人。
http://www.berkshirehathaway.com/
|
| 2009-03-03 16:23:02 |
|
| |
 |
| |
| 头衔:助理金融分析师 |
| 昵称:妮说哪嘎黑 |
| 发帖数:3 |
| 回帖数:18 |
| 可用积分数:89774 |
| 注册日期:2009-03-03 |
| 最后登陆:2011-08-02 |
|
请这位先生把湖北能源的高坝洲,隔河岩,水布亚电站用重估法算一下值多少银子
|
| |
结构注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