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头衔:助理金融分析师 |
| 昵称:bingdian |
| 发帖数:20 |
| 回帖数:49 |
| 可用积分数:90219 |
| 注册日期:2008-09-01 |
| 最后登陆:2010-11-10 |
|
主题:转:长江电力整体上市方案传闻是空穴来风还是试探性气球(蓝筹)
长江电力整体上市方案传闻是空穴来风还是试探性气球
在长江电力因整体上市宣布停牌10个足月后,近期市场关于长电整体上市方案的传闻不绝入耳,其中影响比较大的是《世纪经济报道》的署名文章“长江电力‘千亿’整体上市破茧在望”和瑞银证券的研究报告:“长江电力资产注入可能临近”,仔细阅读这二篇文章后,很多长电投资者感到一头雾水,疑点主要集中在二个方面:
1、关于整体上市后的股本问题长电电力在招股说明书的特别提示中指出:“三峡工程设计安装26台发电机组,计划2003年投产4台,除2006年投产2台外,2004年至2009年期间每年将投产4台机组,于2009年全部完工。根据国务院批准的改制重组方案、发起人协议及公司章程,除2003年收购4台机组外,公司还将逐步收购三峡工程陆续投产的其余22台发电机组;预计于2015年左右完成全部收购,收购资金总额约1200亿元(以实施收购时评估值为准),其中20%左右将通过权益融资方式筹集,其余部分通过债务融资等方式解决,具体收购进度及筹资安排将根据三峡工程建设情况、公司财务状况及资本市场情况确定。根据这个承诺,收购22台发电机组所需1200亿元的20%即240亿通过权益融资方式筹集。2007年长电通过权证的方式已融资65亿,那么剩余融资额度只有240-65=175亿。按长电停牌前20天均价13.15元的90% 11.835计算,长电融资175亿元折合14.8亿股,那么总股本不应该超过94.1+14.8=108.9股。
《世纪经济报道》指出:此次长江电力整体上市将采用部分换股,另一部分现金购买的方式进行。长江电力将拿出约500亿的现金来收购母公司资产。这500亿除长江电力自有资金外,其余将采取“债务”融资的方式来筹集。在此且不说换股的概念是否正确,如果遵守IPO承诺,那么收购机组的总资金应该是175亿+500亿=675亿,是三总愿意把18台机组以每台37.5亿元(675/18=37.5)的价格卖给长电呢?还是不全部收购18台机组呢?这让投资者一头雾水。
2、关于收购价格问题
瑞银证券的研究报告指出:长江电力将于09年年中左右以996亿元向母公司收购三峡大坝其余18台在役机组。我们对长江电力的估值中包含了资产注入带来每股增值5.6元的估算值,这是基于每台700兆瓦机组的收购价为55.2亿元的假设。
2007年,长电以权证融资的方式收购三总7#、8#两台发电机组,收购价格为104.42亿元,每台52.21元。时隔二年,投产的机组折旧不说,在全球基础原材料大幅下跌和CPI大跌的形势下,按瑞银的研究报告,机组的收购价格还从52.21亿提高到55.2亿,这也让投资者感到困惑。
通过上述二方面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出如下结论:《世纪经济报道》在怀疑长电IPO的庄严承诺,瑞银证券的研究报告是想置三总于赚上市公司的便宜的不仁不义之地。
大部分投资长电的投资者都是理性投资者,当初选择了长江电力,最大的理由就是长电的IPO承诺。因为这一承诺使长江电力未来的发展图景得以明朗化。如果没有这一承诺,那么长江电力和其他股票相比,没有任何的优势可言,只能沦为债券一族,甚至还不如债券!因为受到长江来水的影响,业绩波动非常明显,收益不比债券高多少,但风险却远比债券高的多!同时,大部分长电的投资者认为,长电的背景是三峡总公司,而三峡总公司的背后是国务院三峡委员会,投资这种公司不存在信用风险。
如果这二篇报道是《世纪经济报道》和瑞银证券的猜测,那这是对国家信用的挑战,是别有用心。如果是三峡总公司的授意,那么恐怕就不是长电投资者欲哭无泪这么简单了。因为这一承诺,对投资者的投资行为构成了重大影响,是长江电力向投资者发出的要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投资者购买了长江电力股票,即构成了承诺,双方在法律上已经形成了合同关系,而长江电力的这一承诺,已经成为合同的条款之一!违约意味着什么……
蓝筹
【免责声明】上海大牛网络科技有限公司仅合法经营金融岛网络平台,从未开展任何咨询、委托理财业务。任何人的文章、言论仅代表其本人观点,与金融岛无关。金融岛对任何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其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确或暗示的保证。股市有风险,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相应责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