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 能源局:三年关停3100万千瓦小火电
2009-03-27 12:53:43          
功能: [发表文章] [回复] [快速回复] [进入实时在线交流平台 #1
 
 
头衔:金融岛管理员
昵称:JD
发帖数:2153
回帖数:7696
可用积分数:1126364
注册日期:2008-09-04
最后登陆:2020-06-02
主题:能源局:三年关停3100万千瓦小火电

能源局:三年关停3100万千瓦小火电
关停容量可放宽至20万千瓦

作者:张楠 发布时间:2009-03-27 01:24 来源:中国证券报·中证网

  国家能源局副局长刘琦26日公开表示,今后三年计划关停1300万、1000万和800万千瓦的小火电,并建立5000万千瓦的大型高效清洁燃煤机组。

  在中国企业投资协会和中国能源网主办的中国能源投资论坛上,刘琦称,中国将推进能源结构调整,包括加快发展清洁能源,提高其在一次能源消费中的比重,加快淘汰落后产能,加快能源技术进步和节能减排,并加强能源国际合作等。

  他着重指出,我国水电的发展潜力较大,目前主要是移民和环保问题影响了水电开发的步伐。“我希望水电可以上快一点,煤电的速度别太快。”刘琦说,“争取到2010年中国水电装机达1.9亿千瓦。”

  在我国能源结构中,清洁能源比重过低,煤炭消费比重一直保持在70%左右,能源局提出要积极开发水电,研究建立水能资源开发管理制度,完善主要领域开发规划,统筹安排好环保问题。

  风电方面将促进规范化发展。刘琦表示,到2010年以后风电装机年增长1,000万千瓦以上,并努力建成几个上千万千瓦级的风电站。

  目前我国的太阳能发电尚在起步阶段,能源局计划争取到2030年,将太阳能发电的成本降到风电的水平,从而迎来新一轮太阳能发电的高潮。同时还要积极推进核电建设,适时调整核电中长期发展规划,统筹沿海和内地建设布局,加快三代核电技术引进和消化,建立铀资源的储备。

  我国已成为世界第一能源生产大国和第二能源消费大国,一次能源生产总量约为25亿吨标煤,原煤产量27.5亿吨,原油1.89亿吨,天然气780亿立方米,电力装机实现了跨越式发展,连续几年每年新增装机1亿千瓦左右,2008年发电装机容量达到7.92亿千瓦。

  刘琦表示,要加快小煤矿的整合速度,充分利用当前电力需求回落的时机,加大上大压小的力度,扩大小火电机组的淘汰范围。至于关停的容量,他表示可以考虑放宽到12.5万千瓦或20万千瓦。

  “十一五”前三年,全国累计关停了3421万千瓦的小火电,已经完成了关停目标5000万千瓦中的68.4%。


【免责声明】上海大牛网络科技有限公司仅合法经营金融岛网络平台,从未开展任何咨询、委托理财业务。任何人的文章、言论仅代表其本人观点,与金融岛无关。金融岛对任何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其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确或暗示的保证。股市有风险,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相应责任。
2009-03-28 18:52:59          
功能: [发表文章] [回复] [快速回复] [进入实时在线交流平台 #2
 
 
头衔:金融分析师
昵称:aynz
发帖数:106
回帖数:845
可用积分数:144751
注册日期:2008-05-25
最后登陆:2010-08-10
转:0.69元投标价搅乱中国光伏产业链 2009-03-28 16:53:51 来源: 中国经营报(北京) 

如果这个价格中标,中国政府将会给出一个错误的信号,这个信号不仅对中国的产业发展不利,而且对国际光伏产业也会带来不利的影响。同时,国际上也会对中国可再生能源战略表示质疑。

中国经营报3月28日讯 编者按:一个10兆瓦的太阳能电站项目却引来全国近50家企业投标,而现场开出的0.69元“绝对跳楼价”显示出投标者志在必得。究竟是政府传递的信号出了问题,还是光伏产业的发展真的已经到了企业需要殊死一搏,才能生存下去的阶段?本报继2009年3月16日报道《50家企业暗战敦煌全球最大光伏发电项目》后,再次跟踪敦煌项目开标全过程。敦煌项目将落谁手,本报将持续关注。

3月22日上午十一点,北京鸿坤国际酒店6层,牵动整个中国光伏产业神经的敦煌10兆瓦太阳能电站商务标部分开标。

两天前,同样是在鸿坤国际酒店,开了这个项目的第一阶段——技术标。

参与的人心里清楚,商务标才是真枪实战,刺刀见红的阶段。这是我国第一次由国家组织的、太阳能并网发电的大型招标活动。重视的理由很充分:这个项目将成为中国大规模推进光伏市场的一个试点。对于投资商来说,随着新能源项目的不断上马,他们可以涉及越来越多新兴产业;对于设备商和原材料厂商来说,在经济危机导致国际市场大订单萎缩之际,这个项目将可能成为他们开启国内市场的神奇钥匙。

而让业内人士放眼长远的是,发改委手上还压着一系列的太阳能项目待批,如果敦煌项目招标顺利,将会有一大批项目陆续被释放,激活中国的光伏产业。

国字头的战争

3月22日上午10点,大家开始陆续走进会场。每一个投标单位都有规模不小的团队到场,因为此次多数投标单位都是捆绑两三家企业联合投标。

进场的人说说笑笑,轻松地打着招呼,这一次招标更像一次业界人士大聚会。然而,一落座,不少人就开始交头结耳,互相探听可能开出的价格,以及哪几家在第一轮技术标中被淘汰了。

和两天前开技术标时不同,现场不少人手里都拿着纸和笔,准备记录下每一个报价——这一报价将可能对中国光伏产业的发展产生重大影响。

11点,第一轮技术标中被淘汰的企业名单公布,一共有五家:江苏艾德太阳能科技有限公司、珠海兴业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深圳市拓日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江苏胜睿太阳能科技有限公司、福建三安太阳能有限公司。淘汰的标准很简单,就是对着标书的技术条件评,不够条件的就刷掉。

“在技术标之后,主办方原计划在3月22日下午开商务标,但出乎大家的意料,技术标非常快,也非常顺利,所以将商务标提前。”此次敦煌项目专家组成员之一的国网北京经济技术研究院能源与环境经济研究所所长白建华博士告诉《中国经营报》记者。

“这5家被淘汰的企业都是民营企业,而且他们是设备供应商,不是投资商。”一位知情人士告诉记者,按照以往行业惯例,都是投资商捆绑一些设备供应商进行投标,而设备供应商直接投标显然是越俎代庖,该知情人士分析,第一轮技术标被淘汰的企业也没有电站运营经验。

50家企业买走标书,18家企业在规定的时间内正式投标,5家企业被淘汰,13家企业进入第二轮的商务标。当主持人宣布完13家入围名单时,大家也都明白,剩下的企业全部都是实力强大、背景深厚的国有企业,接下来将是一场国字头的战争。

0.69元引起的骚动

5家在技术标阶段被淘汰的企业引起的骚动很快平息。13个被密封的商务标信封陆续在公证处代表手中被拆开。

此时,全场异常安静,手里的笔握得也更紧了一些。

“第一家,华能新能源产业控股有限公司,第一阶段上网电价含税1.5260元/千瓦时,投标声明:无。”商务标的内容很简单,由公司名称、价格和投标声明三部分组成。这第一个数字公布之后,场内很多人轻轻地吐了口气,“跟预料的价格差不多。”

记者邻座的一位人士低声告诉记者,通过之前的沟通与摸底,国家能源局可再生能源司副司长史立山在公开场合讲过,这次招标的价格不会高于2元。但最低能报到多少,想象不出。他告诉记者,这次开标的价格如果在1.5元左右,大家就会比较接受。

“第二家,中广核能源开发有限责任公司联合体,第一阶段上网电价含税1.0928元/千瓦时,投标声明:无。”第二个价格一出,一些人笑出了声,窃窃私语声开始大了起来,显然,这个就是他们猜想中可能会出现的“跳水价”。

“第三家,龙源电力集团公司,第一阶段上网电价含税1.160元/千瓦时,投标声明:无。”第三个价格一出,现场议论声音多了起来。1.16也是相当有冲击力的价格。

数字一个一个被大声读出来,1.45元,1.0928元,1.658元,1.486元,1.518元,1.43元,1.6798元,1.4433元,1.39元。大多数企业的报价都围绕着1.5元上下,在大家快速记下价格的同时,心里也在盘算着自己所处的位势。

“第十三家,国投华靖电力控股股份有限公司,第一阶段上网电价含税0.69元/千瓦时,投标声明:无。”“这是开国际玩笑!这是玩了命了。”不知谁大声说了一句。半分钟后,全场掌声雷动,但这掌声中显然不是赞许。

0.69元,已经低于一些风电定价,比发改委对这次招标的限价4元已经低了很多,也是目前在全球范围内找不出第二家的低价。“0.69元的价格给政府出了一个难题,这将考验政府的决策能力。”一位企业高管对记者说。

什么样的企业报出如此低价?公开的资料显示,国投华靖电力控股股份有限公司(简称“ 国投电力(行情 股吧)”,600886.SH),控股股东是国家开发投资公司。

“我们是电力系统排名在五大之后的一家由央企控股的企业,背景比较独特,国家开发投资公司对我们非常支持。”国投电力证券部一位女士这样回答记者, “由于现在还在投标过程中,投标结果尚未出来,所以不方便接受任何采访。”该女士回绝了记者的采访要求。面对记者的追问:“作为上市公司,国投电力会不会宁愿亏损也要投这个项目?”该女士建议记者,等到招标结果出来之后再联系采访。

“国投电力这么做,就是想表达进入太阳能领域的决心与魄力,他们甚至可能会这样连续投几个项目来表示决心与魄力。”一位知情人士告诉记者,国投电力未必会赔,主要看他们的商业模型是如何做的,持平并不是没有可能。

国投电力的这个0.69元的报价显然雷倒了所有的企业:因为按照国家能源局对于该项目的批复要求:“该项目特许权招标,以上网电价为主要评标标准,上网电价最低者中标建设。”

但0.69元的价格出来后,这条标准是否还会有效?因为这是一个太反常的价格。“其实大家赔一些,也都愿意做,就当是打广告了。所有参与的企业实力都很雄厚,这点儿钱都赔得起。但关键是这么低的价格,把行业搞乱了,以后的项目怎么做?”一位企业人士低语。

主持人并没有当场按照“低价者得”的原则宣布结果。显然,这一低价大大超出了发改委的预期。

考验政府智慧?

“最好的结果是把所有的价格加起来除以13,谁离平均数最近谁中标。”一位投标代表嘴里嘟囔着,他很清楚,虽然0.69元破了“行规”,但对中标者的选择,价格还将是关键因素。因此,价格排在前五六位的企业还有一些机会,而报价较高的企业等于已经跟这个项目说了“拜拜”。

3月24日下午, Enfinity大中华区执行副总裁张桢在电话的另一端告诉记者评审委员会已经通知他们做答辩准备。“我们已经在补充材料了。据说最低价的国投电力在当天下午已经答辩了。”Enfinity 是这次参与投标的唯一一家外资企业,是欧洲排名前五的能源投资商,在欧洲和美国有很多投资建电厂的经验,此次,Enfinity与中广核能源开发有限公司以及中国新能源首富彭小峰旗下的百世德两家企业联合投标,三家联合报出的是现场第二低价——1.0928元。

阿特斯北方区销售经理白璐告诉记者,与 国电电力(行情 股吧)发展股份有限公司组成联合体投标的他们报价是1.43元,目前排在第五位。这个价位让他们并没有完全放弃希望。

“评审委要求我们继续澄清一些问题,包括我们1.45元报价的依据何在,能不能进一步优惠?如果可以进一步优惠,依据是什么?”中环(中国)工程有限公司新能源事业部副总经理徐永邦告诉记者,1.45元的报价基本上可以持平。“这个项目大家如果想赔着做,不要一分钱也做得下来,参与投标的企业都是实力雄厚的大企业。但这样对行业未来的发展非常不利,我们基本还会坚持这个价格。” 徐永邦说。

记者在与多家投标企业沟通后发现,大家开始对结果变得很迷茫:“如果0.69元这个不合理的价格被废标,很有可能就是排名第二的中标。可是,又怎么能说明1.0928元的报价就在合理的范围之内呢?”

3月26日,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理事长石定寰则直接表达了对这次招标过程的不满意:“很遗憾!”在他看来,中国的光伏产业到目前为止,主要是靠市场拉动,靠民间资本。“现在产业处于一个关键时期,大家很关注政府给出的政策信号。但这次招标给出的信号并不积极。”这让他感到遗憾,“很多地方都提出建示范电站,包括内蒙古、西藏、青海、北京、上海,一批项目的设计工作都做好了。大家盼了那么久,但最近只有这一个项目招标。全国的企业都挤到这一个项目上来,这就已经不是一个科学的、理性的竞标了,这种政策引导最后只能导致价格战!”石定寰表示。

对于敦煌项目报出的0.69元低价,石定寰则称之为“大笑话”。“这完全违背了世界光伏产业发展的市场规律。如果这个价格中标,中国政府将会给出一个错误的信号,这个信号不仅对中国的产业发展不利,而且对国际光伏产业也会带来不利的影响。同时,国际上也会对中国可再生能源战略表示质疑。”石定寰认为,一个产业只有在平均的成本中加上合理的利润,才能让产业良性发展起来。“希望能源局在这件事上能慎重决策!”石定寰说。

0.69元能否中标?这将是对政府决策的考验。招标条件中明确写着最低价中标。如果废标,以什么形式废、什么理由废,让哪个企业中标,都必须要有足够的说服力。如果不废标,下一个项目如何推进,如何引导合理价格,政府要总结的经验也很多。

“我们评审委员会打了电话,让我们耐心等待,不会很快有结果。”白璐说,现在能做的只有等待。 (本文来源:中国经营报 )
2009-03-28 18:59:01          
功能: [发表文章] [回复] [快速回复] [进入实时在线交流平台 #3
 
 
头衔:金融分析师
昵称:aynz
发帖数:106
回帖数:845
可用积分数:144751
注册日期:2008-05-25
最后登陆:2010-08-10
三总希望金风科技加快开发海上风电机 http://www.jrj.com 2009年03月28日 中国证券报

  金风科技26日召开2008年度投资者电话会议,会上金风管理层强调了海上风电市场的重要性。金风科技将加快开发海上风电机步伐,为中海油提供整机,满足其钻井平台用电需求。2009年公司将开发出2.5MW和3.0MW的样机,并于2010年开始小批量生产。

  [B]公司管理层指出,大股东三峡总公司将风电作为重要战略目标,尤其是海上风电。三峡总公司希望金风可以加快海上风电发展的步伐[/B],跟上中海油海上钻井平台的需求以及海水淡化和小岛供电的需求;同时,三峡总公司希望金风维持现有的机制不变。

该贴内容于 [2009-03-28 18:59:32] 最后编辑
2009-03-29 10:37:03          
功能: [发表文章] [回复] [快速回复] [进入实时在线交流平台 #4
 
 
头衔:金融分析师
昵称:aynz
发帖数:106
回帖数:845
可用积分数:144751
注册日期:2008-05-25
最后登陆:2010-08-10
转:中国光伏企业订单锐减 生存受考验 [ 时间:2009-3-24 9:38:00 来源:第一财经日报 作者:]

太阳能展会百强-通往成功的桥梁

由于信贷收紧,海外一些光伏电站项目戛然而止,导致中国光伏电池企业订单锐减,生存受到考验。

这两天,国内最大的光伏电站工程——甘肃敦煌10兆瓦发电场项目正在招标,为了夺得最终的胜利,有电力公司和太阳能电池(亦称“光伏电池”)供应商竟联合报出0.69元/千瓦时的超低价。而去年底,太阳能发电的保本价需在3元/千瓦时以上。

出现这样戏剧性的变化,一方面是由于太阳能电池原材料多晶硅价格断崖式跳水,大大降低电池成本;另一方面也是因为目前太阳能产业十分不景气,国内太阳能公司急需获得订单生存下去。

订单锐减

一个完整的太阳能电池供应体系,包括多晶硅、硅片、电池、组件、光伏电站(或系统)多个环节。

短短半年,太阳能电池行业就经历了订单突然匮乏、多晶硅和电池价格放量暴跌的剧烈变动。

前几年,每到3月份,国内太阳能电池厂全年60%到70%的订单都会基本签完,但自从去年10月以来,每个月都很不理想,今年3月时,订单仍无起色。

“现在最严重的现象是,欧洲的太阳能电站订单履约情况不佳,下单量也稀少。”一家著名的光伏电池上市公司董事长告诉《第一财经日报》,最近,他每天晚上都会与客户讨论好几个小时,直到深夜。他坦言:“如果整个海外市场在两年内不能回稳,国内的太阳能企业可能会死掉一大片。”

施正荣所在的尚德电力(STP.NYSE)不存在订单不足的问题。这家主要生产太阳能电池和电池组件的全球第三大电池厂,手握700多兆瓦的合同。但作为尚德电力的当家人,施正荣对未来的行业方向也不能说胸有成竹,“企业的现有订单,应该说要落了地才算数。”言语间能让人感受到他复杂的心情。

由于金融危机的爆发,银行融资暂停,欧洲一些光伏电站项目戛然而止。

银行贷款是太阳能项目的命根子。正常情况下,一个光伏电站需向银行融90%至95%的资金,余下部分为私人或企业出钱。

“企业如今就是出到两成,银行也很难给出另外80%的钱。”一家位于江苏常州的电池公司的国际营销部经理对本报记者说,现在也并非完全没有订单,“一些银行对客户的审核非常严格,所以海外新电站建设进展得非常缓慢。”

客户的资金链断裂后,迅速传导至下游电池和组件生产商。

一位在纳斯达克上市的太阳能企业的副总经理张先生告诉本报,2007年时,欧洲客户与中国太阳能电池制造商的交易方式非常简单,先付30%左右的定金,等中国方面发货之后,把所有货款很快打过来。2007年之后,欧洲公司一般会委托银行开一个信用证给电池组件厂,后者收到信用证后,再向国外发货。

“现在,银行要么不开这种信用证,或者是我们这边发了货,可能3到6个月才能拿到信用证去兑付。体现在财务报表上的,便是厂商大量猛增的应收账款。”张先生焦虑地说。

盛极而衰

金融危机爆发之后,国际油价大跌,导致太阳能行业前景产生变数,再加上中国多晶硅和电池扩产严重,多种不利因素叠加在一起,造成多晶硅价格断崖式跳水。这对下游企业而言是不能承受之重。

多晶硅制造曾是一个极难掌握的高技术领域,一度被7家国际巨头垄断。所以在2008年以前,中国企业90%以上的多晶硅都向海外采购。

尚德电力2005年投产两条线之后,太阳能电池制造不再神秘。张先生回忆说:“当时,尚德培养了一批人才,他们纷纷创立了很多太阳能电池公司。2006年,大家还比较谨慎,一次投建1条或2条线;2007、2008年期间,各家公司投产就是4条、8条生产线。

大家的判断是,如果不能很快新建生产线,可能会错过这一个黄金期。”

随着国内太阳能电池线猛烈扩容,很多中国公司发现,生产多晶硅更容易赚钱,该行业的利润高达30%以上。

于是,多晶硅冶炼炉在内蒙古、河北、江浙、四川等顺势而起。

张先生亲眼见证了这两年来的壮大场面,“我的印象中,江苏中能这家公司出现后,整个局面就被打开了。如四川永祥、中国顺大等都斥重金建立多晶硅基地。中国今年的多晶硅产量大约就有2万吨。”而招商证券的一份策略报告显示,2006年该行业的总产量还不到500吨。

然而,施正荣告诉本报记者,即使是在去年第二季度,公司的原材料供应依然不足。去年高峰时,多晶硅曾被炒到过2800元/公斤以上。

但金融风暴后,多晶硅价格暴跌50%以上。目前已经跌到800元/公斤左右。

“我们大部分的多晶硅长期订单,都要改掉,甚至取消。”上述光伏电池上市公司董事长说。

张先生也认为,仅仅调整长单的合同价显然不够,“如果不改签或取消的话,太阳能电池商肯定很难接受。”

熬过冬天

计划总是没有变化快,太阳能电池产业也是如此。

“业内其实意识到了经济不景气,但当时认识的程度还不够深。去年上半年,也有人提醒要注意风险,但到了中期,又感觉市场有所好转,因此风暴来临时,几乎没人做好充分准备。”上述光伏电池上市公司董事长表示。

中电光伏副总经理顾先生虽然也很着急,但他表示,各家公司正在用不同的招数来抢夺订单。“积极找银行融资是一方面;另外也在寻求一些新的渠道。”

CSI阿特斯公司董事长瞿晓铧则建议,应鼓励中国主权财富基金积极去海外“抄底”光伏项目。“在国外,电站等光伏项目有政府支持,资产回报率可达到8%左右,比其他海外项目更具竞争优势。”

甘肃敦煌光伏项目则给国内相关企业带来生机。这个总装机容量10兆瓦的太阳能电场工程在国内首屈一指。媒体报道称,在20日的开标仪式上,包括国内五大发电集团、太阳能公司及德国、丹麦等地的60家企业参加。

根据业界判断,多晶硅价格可能长期处于下降通道。在日前举行的第五届中国太阳能硅及光伏发电研讨会上,与会业者一致预期,到2009年末至2010年,多晶硅价格将跌至50美元/公斤,如果物理法制造多晶硅技术能够在近期获得突破,长期的多晶硅销售价格可能下降至30美元/公斤以下。这对光伏发电项目的推广具有重要意义。

但眼下的形势,大量企业面临行业洗牌的困境。无论如何,不管用什么办法,谁能熬得住,不但不会死去,或许还能活得更长久。
2009-03-29 10:58:45          
功能: [发表文章] [回复] [快速回复] [进入实时在线交流平台 #5
 
 
头衔:金融分析师
昵称:aynz
发帖数:106
回帖数:845
可用积分数:144751
注册日期:2008-05-25
最后登陆:2010-08-10
转:太阳能产业混乱扩张陷入困境拓展下游业务成焦点

  作为全球规模最大的太阳能生产国,中国在过去几年中向清洁能源迈进的步伐颇为耀眼。与此同时,在过去三年中抓住机遇到海外上市的太阳能企业也是收获颇丰。譬如2005至2008年间的行业佼佼者——尚德太阳能电力有限公司(Suntech Power)。

  但受金融危机等影响,曾经炙手可热的尚德电力股份现在只有高峰市值的十分之一,其他国内太阳能光伏公司的股份也都无一例外地遭遇暴跌。去年的最后三个月中,太阳能光电(PV)组件制造商的毛利急剧减少,从2008年第三季度的1.297亿美元跌至360万美元,还有30%的员工被裁。而且尚德电力只是众多遭受冲击的太阳能制造企业的一员。其竞争对手晶澳太阳能(JA Solar)和中电光伏(Sunergy)的利润也出现锐减,大批小型工厂被迫停产。

  导致光伏企业乾坤大逆转的原因是什么?毋庸置疑,人们自然而然会把金融危机当作罪魁祸首。因为这场危机,太阳能开发商无法获得购买光伏组件需要的资金,从而遏制了对光伏产品的需求。当然得不到贷款还远远不是把光伏企业推入困境的唯一理由。业内分析人士认为,一方面大规模的扩能造成供给迅速过剩,致使价格战加剧。另一方面,由于规模经济效应和多晶硅等原材料价格的急剧下跌,光伏组件的价格也在走下坡路,从而为市场扩张铺平了道路,当然这对于光伏企业的困境并无裨益。虽然目前国际社会对于可替代能源的政策扶持力度正保持强劲,但观察人士仍然认为,中国的光伏产业能否复苏主要取决于政府是否愿意继续为太阳能开发提供更多的支持。现在已有初步迹象表明政府正在朝这个方向努力。

  瞬息万变的产业发展

  光伏产业的发展一直在不断变化。过去一年多来生产厂家担忧的因素也在改变:虽然在目前的经济环境下最令人担忧的是信贷紧缩,但就在一年前情况还非常不同。当时制约光伏产业发展的不只是潜在买家缺乏购买资金,而是生产商甚至买不到制造光伏组件所需的原材料硅。

  在德国和西班牙等地,由于政府提供丰厚的补贴,太阳能技术已经逐步开始推广。但据在纽约上市的天合光能(Trina Solar)董事长兼CEO高纪凡回忆称,就在两年前多晶硅的供给还只能满足光伏组件制造商二三成的需求。更多的光伏组件制造商不得不争抢稀缺的原材料,导致原材料价格走高,终端产品(光伏组件)价格暴涨。研究咨询公司英国新能源财经(New Energy Finance)分析师吴小钰(Julia Wu)说,去年多晶硅的市场现货价格曾一度高达每公斤450美元。

  在巨额预付款的重压之下,光伏组件制造商选择逃离现货市场,直接从源头战略性采购大批原材料,同时他们还自己投资建厂生产多晶硅。江西赛维LDK太阳能高科技有限公司(SinoVideo LDK)也是一家大型光伏生产企业,2007年8月开始投资设厂生产多晶硅,总投资超过120亿元,年产能达到15000吨。尚德电力参股江苏镇江环太硅科技有限公司(Glory Silicon)和美国活科材料(Hoku Material)等多晶硅生产商,成为这两家公司的少数股东。

  吴小钰说,虽然原材料曾极度短缺,但今年这种状况将不复存在。受高额利润的驱使,建筑商正在加紧兴建新型多晶硅工厂。譬如,着名的Hemlock公司计划到年底将产能从10000吨提高到19000吨,瓦克集团(Wacker)计划从10000吨提高至18000吨。目前国内高纯度多晶硅的年总产能应该超过80000吨。在这种情况下,大型光伏组件制造商也开始改变战略。

  由于预见到多晶硅即将供过于求,大型制造商纷纷放弃投资设厂生产多晶硅的计划。以天合光能为例,这家公司放弃投入约10亿美元兴建一座产能10000吨的多晶硅工厂的计划。同时,他们加快脚步扩大终端产品产能,结果(在去年年底经济情况恶化之前)收获了丰厚的利润。尚德电力也再一次以数字证明了自己的实力。2008年9月,尚德副总裁张光春在去年九月举行的第10届中国太阳能光伏会议暨展览会上发言时指出,2008年公司光伏组件产能达到1吉瓦(等于1000兆瓦),大致相当于前年国内所有光伏制造商的产能总和。他预计2010年公司产能将增至4.2吉瓦。

  太阳能风暴

  然而正当中国的光伏企业以为自己即将摆脱困境的时刻,产能的急剧增长又带来了另外的麻烦——大规模的供给过剩。早在全球金融危机爆发之前,观察人士就担心供给会很快超过需求。2008年7月,知名光伏研究机构Solar Plaza CEO埃德温-库特(Edwin Koot)发表了题为“系紧你的安全带”(fasten your seat belts)的研究报告,预测2009年全球光伏需求总量为6吉瓦,而总产能却高达9吉瓦。他在报告中写道,“这会导致供过于求,价格和利润下跌。”

  有专家担心制造商会陷入游戏中的囚徒困境,即玩家的理性行为(在这里就是通过扩大产能实现规模经济)带来与初衷相反的结果(即引发全行业的价格战)。与此同时,新能源财经的吴指出,虽然多晶硅的现货市场价格已跌至每公斤150美元(仅为高峰时期的三分之一),但由于原材料存货价格高昂,制造商的成本依旧居高不下。

  她解释道,尚德电力等公司利润暴跌还有需求因素在里面,其中西班牙和美国市场是关键。对于国内光伏产业的崛起,西班牙市场可谓功不可没,单去年一年就有2.5吉瓦的新安装量,但今年不会超过500兆瓦。与此同时,美国总统奥巴马计划到2012年国内能源总需求的10%来自可替代能源,所以预计光伏需求未来几年将以30%的速度增长。另外奥巴马也支持布什政府的投资退税政策,允许太阳能工厂投资者在设厂后获得30%的退税。

  于是有人认为美国可以弥补西班牙市场萎缩的需求。这种看法虽有一定道理,但美国不能拯救整个局面。今年供给普遍大于需求的预测看来将成为现实。新能源财经预计,乐观估计今年整个市场的供给至少比需求多2吉瓦,光伏价格将下跌35%至40%.光伏制造商的利润率也因此受到供需两方面的挤压,雪上加霜的是欧元还在贬值。受这种恶劣环境的驱使,去年下半年光伏企业已经停止扩能和兴建新工厂。

  面对如此的行业冬天,另一种可能性就是小型太阳能公司走上合并之路。江苏光伏产业协会秘书长魏启东说,“这些小公司接不到订单,资金也很紧张。”2008年国内大约有400家光伏组件制造商,这个数字是前一年的两倍,但有人估计其中300多家已经关门歇业。虽然无从得知准确数字,但吴小钰认为多数企业只是暂时蛰伏,等到市场复苏的到来。有传言称政府将介入拯救光伏产业。

  新的竞争焦点

  供给过剩以及原材料多晶硅不再紧缺的局面还给光伏制造商带来了其他的影响,那就是改变了他们的竞争焦点。由于只依靠规模经济来获得竞争优势的机会正在收缩,光伏企业已开始寻求新的途径来击败竞争对手。

  发展下游产业,垂直整合就是途径之一,具体不仅包括提供设计、采购、施工和与电网连接等工程服务,还包括融资和长期维护。德意志银行2008年5月发布的一份报告指出,全套系统解决方案提供商是最安全的业务模式,它可以抵御供给过剩造成的利润萎缩。天合光能CEO高纪凡也认为,“出售能源而非组件和系统才能带来最佳的长期回报。”即使不直接投资修建太阳能光伏电站,扩大业务、提供全套太阳能EPC(设计-采购-施工)服务也能带来丰厚的利润。中电光伏首席技术官赵建华指出,“把光伏系统搬上房顶与购买系统的成本几乎是相当的。”

  拓展下游业务不仅引起了大企业的注意,也吸引了投资者的眼光。2008年初,中国环境基金(China Environment Fund)合伙人、已投资三家太阳能企业的张立辉开始大力推广这种新的业务模式,因为他相信在多晶硅的供给非常充分的情况下,拓展下游业务具有重要意义。他说,“一旦原材料不再短缺,光伏市场就会立刻变成买方市场,届时竞争的焦点就是争夺终端客户。”成为整体解决方案供应商可以增强制造商的竞争力。

  部分国内企业已经开始变身。南京光伏企业中盛光电(ET Solar Group)进入张立辉的眼帘,随后该公司从中国环境基金获得2000万美元的资金。2008年年中,中盛光电在德国成立一家名为ET Solutions AG的子公司,成为系统整体方案提供商。2008年12月,中盛光电与瓦特纳集团签订一份总额达2亿欧元的合约,为其安装太阳能系统。瓦特纳集团是一支封闭式能源与基础设施基金的德国发起人。

  中盛光电副总裁兼首席销售官佘海峰(Dennis She)认为,公司的优势在于同时精通制造与EPC知识。项目在中国动工,加上中国工人参与施工可以降低项目成本。另外公司还通过合作伙伴提供融资服务。

  其他一些大公司也在虎视眈眈地盯着中盛光电。尚德电力已宣称将向整体解决方案供应商进军,并在去年年底与MMA Renewable Ventures和第三方融资伙伴合资成立双子太阳能发展公司(Gemini Solar Development Company,简称Gemini Solar),旨在开发10兆瓦以上的项目并为项目提供融资,以抓住美国市场对大规模太阳能项目日益增长的需求机遇。

  小光伏公司在向下游业务进军的过程中肯定会遭遇困难,但即使是大公司也感受到强大的阻力。中国的劳动力或许很廉价,但要维持在欧洲的员工队伍可不便宜。而这点非常重要,因为08%的需求是来自海外市场。佘海峰说,“ET Solutions AG业务总监的薪水相当于公司总部所有市场部员工的成本总和。”管理一支国际化的团队对于中国的企业而言还是新事物。还有的风险就是ET这样的海外子公司可能会和母公司争抢客户。

  积极拓展国内市场

  中国的光伏企业一边进军美国市场,实施新的业务战略,一边不断游说中国政府加大国内的太阳能技术推广力度。吴小钰指出,迄今为止中国已安装的太阳能光伏设施只有130兆瓦左右,因为太阳能发电的成本远高于传统能源,尤其是煤。据说政府比较青睐的是最具成本效益比的风力和核能发电。

  但现在还有扭转局势的机会。虽然现在太阳能发电成本还不太可能快速降至与传统发电成本相当,但实际上太阳能发电只要与高峰电价相当就会非常合算。尚德电力董事长兼CEO施正荣等行业领导认为,到2012年太阳能发电成本会下降至传统发电成本,即每千瓦小时一元钱的价位。

  吴小钰指出,“随着组件价格、硅价格的降低以及技术的不断改进,我认为这个目标是可以实现的。”她说在美国的某些地方已经出现每千瓦小时0.2美元的太阳能。但她也特别指出,一元钱的太阳能要到2012年才能在中国的部分地区出现。

  据Solar Plaza据测,“在那之后光伏产业将再次腾飞,不再依靠补贴或受补贴项目的制约。这样光伏产业可能涌现出始料未及的增长机遇,甚至出现供不应求的局面。”

  中国政府即使也在为国内光伏产业的困境感到惋惜,但它也注意到这里面可能蕴含的机遇。吴小钰说,“我们认为政府确实应该采取措施来拯救这些企业。”太阳能产业可以解决许多就业问题,政府不会容忍这样的“绿色”行业就此没落。

  随着太阳能价格的下降,政府似乎已经开始探测国内市场的潜力。在甘肃敦煌10兆瓦的太阳能电厂项目中,政府实施了首个特许权招标流程。这个项目也是国内迄今为止最大的太阳能项目,同时政府将为太阳能发电与当地煤炭发电之间的差价提供补贴。到二月底,50家国内外开发商已经表示要参与竞标。竞标将于3月30日结束。这个项目不仅可以加快实现国家到2010年实现300兆瓦发电能力的目标(虽然这个目标有些保守),同时也能掂量出潜在市场的规模以及所需的资金多少。另外其他几家太阳能发电厂也在规划当中。

  除中国外其他国家的政府扶持力度依然不减。不仅传统市场如此,希腊和东欧等新兴市场亦不例外。促使太阳能产业发展的基本因素,譬如环境问题和能源安全问题依然存在。虽然部分光伏企业在这场危机中跌倒,但太阳能价格的下降也给能够捱过这个寒冬的企业打开了一个广阔的新天地。虽然火焰有些微弱,但我们相信太阳这颗星并没有陨落。
2009-03-29 15:30:33          
功能: [发表文章] [回复] [快速回复] [进入实时在线交流平台 #6
 
 
头衔:金融分析师
昵称:aynz
发帖数:106
回帖数:845
可用积分数:144751
注册日期:2008-05-25
最后登陆:2010-08-10
太阳能建筑获高额补贴 光伏企业商机凸显 2009年03月27日13:49

  记者26日从财政部获悉,为落实国务院节能减排战略部署,财政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近日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和意见,加快太阳能光电技术在城乡建筑领域的应用并予以补贴。

  财政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在关于加快推进太阳能光电建筑应用的实施意见中指出,为有效缓解光电产品国内应用不足的问题,在发展初期采取示范工程的方式,实施“太阳能屋顶计划”,加快光电在城乡建设领域的推广应用。计划包括推进光电建筑应用示范,启动国内市场。在条件适宜的地区,组织支持开展一批光电建筑应用示范工程。突出重点领域,确保示范工程效果。放大示范效应,为大规模推广创造条件。

  与此同时,财政部发布《太阳能光电建筑应用财政补助资金管理暂行办法》(下称《办法》),详定补助范围、条件、标准和程序。《办法》指出,范围是:城市光电建筑一体化应用,农村及偏远地区建筑光电利用等给予定额补助;太阳能光电产品建筑安装技术标准规程的编制;太阳能光电建筑应用共性关键技术的集成与推广。

  对于补助资金支持项目的条件,《办法》列出:单项工程应用太阳能光电产品装机容量应不小于50kWp;应用的太阳能光电产品发电效率应达到先进水平,其中单晶硅光电产品效率应超过16%,多晶硅光电产品效率应超过14%,非晶硅光电产品效率应超过6%;优先支持太阳能光伏组件应与建筑物实现构件化、一体化项目;优先支持并网式太阳能光电建筑应用项目;优先支持学校、医院、政府机关等公共建筑应用光电项目。

  最值得注意的是,《办法》提出,2009年补助标准原则上定为20元/Wp,具体标准将根据与建筑结合程度、光电产品技术先进程度等因素分类确定。以后年度补助标准将根据产业发展状况予以适当调整。这意味着一个最小的50kWp的单项工程项目可以获得高达100万元的补助。

  “这个补助相当大,对太阳能发电利用和光伏产业是一个巨大的拉动。不光是拉动内需,也是应对能源和环境一系列问题的一个抓手,关键是,它抓住了应用这个环节。”全国人大环资委调研室主任徐晓东接受上海证券报采访时表示。

  宏源证券太阳能分析师王静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也表示,“目前每Wp的光伏成本是三四十元,这里面一半是电池成本,一半是配件成本,这意味着每Wp的补贴超过造价一半了。”

  王静还表示,这只是先导性的规定,她预计“十二五”规划中对太阳能将有更大的支持和更详细的规定。

  就在昨日,涉及光伏概念的多只股票全线暴涨,显示出市场对此的敏感反应。(来源:上海证券报 叶勇)
2009-03-29 15:41:43          
功能: [发表文章] [回复] [快速回复] [进入实时在线交流平台 #7
 
 
头衔:金融分析师
昵称:aynz
发帖数:106
回帖数:845
可用积分数:144751
注册日期:2008-05-25
最后登陆:2010-08-10
转:政策吹暖风 光伏股昨集体飙升 2009年03月27日13:53

  昨日下午,推进太阳能光电建筑应用的政策一出台,太阳能概念股纷纷大幅拉升,不到半小时内,天威保变、川投能源、南玻A、孚日股份等龙头股强势涨停,其余个股纷纷跟进飙升,转眼间光伏概念股跻身于两市个股涨幅榜前列。

  此番光伏概念股的上涨之前已有铺垫。本周,中金公司发布报告认为,信贷恢复情况下光伏板块存在转机。另外,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名誉所长张国宝也提出了两岸光伏产业4项建议。25日,即太阳能光电建筑新政策发布前一天,光伏龙头股天威保变已现放量上涨。

  昨日,天威保变以26.1元高开,而后即使指数跳水也未能撼动其红盘态势,午后,随着“加快推进光伏建筑应用”政策的出台,公司股价开始大幅拉升,从13点40分开始,股价几乎直接拉上从26元突破27元、28元,交易量突然放大,两点即冲上涨停板28.44元,单日成交量达4810万股,成交金额超过13亿元。

  天威保变的新能源业务发展迅猛,光伏产业特色鲜明,是国内唯一一家具备从硅料、铸锭、切片、组件到集成应用的完整产业链的光伏企业。公司2008年年报显示,参股公司天威英利和新光硅业贡献投资收益5.89亿元,占净利润的62.5%。

  在天威保变带领下,其余个股也纷纷发力快速上攻,孚日股份、川投能源、南玻A三公司股票立即也以涨停跟进,精工科技、江苏阳光、金晶科技、力诺太阳、乐山电力等多家公司股票也一扫早盘时分的“温吞水”,由绿翻红后涨势逼人,收盘时涨幅分别有7.67%至9.62%,一时间光伏个股纷纷跻身于涨幅榜前列。

  与天威保变率先拥有完整的光伏产业链不同,上述企业多分布于多晶硅和太阳能电池两个方向。川投能源、乐山电力、江苏阳光在多晶硅项目上均有布局,前两者亦为新光硅业的股东;南玻A、孚日股份除了多晶硅项目外还在电池方面有所兼顾。而精工科技和力诺太阳等个别公司则在产业链其他方面有所专攻。

  根据昨日出台的政策,财政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提出将实施“太阳能屋顶计划”,国家财政对此方面的支持包括,对光电建筑应用示范工程予以资金补助、鼓励技术进步与科技创新、地方政府出台相关财政扶持政策等。(来源:上海证券报 赵一蕙)
2009-03-31 07:48:31          
功能: [发表文章] [回复] [快速回复] [进入实时在线交流平台 #8
 
 
头衔:金融分析师
昵称:aynz
发帖数:106
回帖数:845
可用积分数:144751
注册日期:2008-05-25
最后登陆:2010-08-10
18竞标方角逐 国内最大光伏项目惊曝0.69元/度低价 2009-03-25 17:07:19 21世纪经济报道

3月24日,记者从从多个渠道证实,有18个联合体或独立竞标者参与角逐的甘肃敦煌10兆瓦并网光伏发电场特许权项目,最终由国投电力(600886.SH)和英利控股(YGE.NYSE)组成的联合体开出[B]了0.69元/度的竞标价[/B],打破了光伏发电项目竞标价格的最低纪录。

作为目前国内最大的光伏发电项目,甘肃敦煌10兆瓦并网光伏发电场项目为我国首个光伏发电特许招标项目。该项目的意义在于,其最终夺标的上网电价不仅将成为国内后续并网光伏电站的基准价,同时亦是国内光伏发电补贴政策出台、国家大规模推广并网光伏发电的重要依据。

“此次竞标,参与企业标出的最高价是1.92元/度,平均在1.3-1.4元/度之间,只有一个价格低于1元/度,而这个价格就是国投电力与英利控股联合体提出的。”一位参与竞标的光伏企业高管向记者证实,“这是一个所有人都没有想到、也是目前不敢做的价格”。

世界最低光伏上网成本电价?

根据国家能源局对敦煌10MW并网光伏发电项目的复函[国能局综函(2008)70号](以下简称《复函》),竞标胜出方需在18个月内将此项目建成,同时拥有25年的特许经营权。复函同时要求项目以上网电价为主要评标标准,项目投标上网电价不得高于4元/度。

“我们不知道国投电力与英利控股如何将这个项目做到0.69元/度的上网电价成本。”前述光伏企业高管对此价格表示疑惑。

在该高管看来,由于占据太阳能电池成本70%的多晶硅价格已从每吨400多美元的高点跌落至100美元,[B]目前占据世界并网光伏发电40%市场的德国,其光伏上网电价成本一般为1.8-2.3元/度之间,而目前国内光伏企业的成本多是在2.1-2.4元/度之间,[/B]“如果这个价格最终胜出,它有可能成为目前世界上最低的光伏上网成本电价”。

此前,无锡尚德董事长施正荣、赛维LDK总裁彭小峰均在多个场合表示,[B]2012年中国可以实现光伏上网电价成本降至1元/度的目标。而根据EPIA和GreenPeace的预测,到2015年光伏电价将下降到1.5元/度,到2020年才能降到1元/度左右;即使是较为乐观的日本,亦只是认为至2010年光伏电价可以降至1.53元/度。[/B]

在记者的采访中,大部分专家及光伏企业人士对0.69元/度的上网电价成本持质疑态度,认为以目前的技术条件难以实现,但亦有部分人士持乐观看法。

[B]一家在美国上市的光伏公司知情人士认为,需要细分国投电力及英利控股组成的联合体方案,其中贷款年限、税收优惠、政策补贴等三方面作为重要衡量指标。目前国际上光伏电站可以运营20多年,每年有15%赢利,5—6年可以收回投资。“敦煌项目如果贷款年限可以达到15年、国家提供低息甚至免息贷款、开始前五六年减免各项税收,那么0.69元/度可以做到微利经营”。[/B]

在其看来,该联合体的优势在于,国投电力在甘肃有多个风电运营项目,风电的时断时续与太阳能对电网的负面影响相似,“国投电力在这方面已有与国网甘肃分公司协调的经验”;英利控股则为从多晶硅铸锭、切片、电池片、电池组件到光伏系统应用完整产业链的企业,且有建设世界最大光伏电站——葡萄牙62兆瓦茂拉项目的成功经验,“在成本与建设上都有优势”。

记者为此咨询国投电力及英利控股。国投电力证券部人士表示,该项目由国投电力业务发展部负责,“我们并不方便发表评论”。

“目前还处在开标的阶段,评标结果还没有出来,所以我们现在确实不方便说什么。”英利控股母公司英利绿色能源控股有限公司销售公司副总经理客振国委婉表示。

风电的前车之鉴

新近出台的《中国电子信息产业振兴规划》明确提出,“出台鼓励光伏发电扶持政策,启动国内光伏发电市场,开展光伏并网发电应用示范”,此被视为国家大规模推广并网光伏电站的信号。

除去敦煌项目之外,目前国家即将开展西藏阿里狮泉河10兆瓦光伏电站特许权招标,而包括南京、昆明等城市均将大型光伏电站建设方案已上递至国家发改委。

光伏企业的算盘是,以一个较低的成本切入到中国首个并网光伏发电特许招标项目中,以为未来竞标其他光伏发电项目埋下伏笔。“共有50家企业到我们这儿购买了标书,有18家竞标方投递了标书。”中设国际人士证实,18家竞标方既有联合体的形式,亦有以独立公司身份参与。

据悉,无锡尚德是与中国节能投资公司联合参与;中国广东核电集团下属的两家子公司也加入了争夺战;三安光电(600703.SH)则以独立投标人参与投标;包括华能在内的五大电力集团、宏大光电、艾德太阳能、力诺太阳能、白兔科创均参与竞标。

值得关注的是,如若国投电力及英利控股的联合体最终胜出,那么0.69元/度将成为未来中国其他并网太阳能电站的基准电价。

“如果0.69元/度这个价格低于企业的成本价,是以亏本形式去做,那么会对后续光伏发电站的特许权招标造成阻碍,反而不利于光伏发电在国内的推广。”上述光伏企业高管表示,先前风电特许权招标由于企业忙于跑马圈地,以低于成本价拍下项目,“结果拍下后企业没有动力去运营,现在还有相当多风场被闲置”。

甘肃敦煌发改委人士亦在电话中对记者表示:“我们希望最终价格能够保证企业的赢利、地方政府的税收、国内特级光伏电站的示范工程效应;如果企业亏本,那么会影响这个项目的后续发展。”

另一方面,目前国家即将对推广太阳能光伏发电予以适当的财政补贴,具体补贴标准正在由国家发改委、能源局和财政部等部门进行协商,而敦煌并网光伏发电项目将成为实施补贴标准出台的重要基石。

“如果企业出价太高,国家难以补贴,国内市场就难以启动;如果企业亏本运营,各地政府有上马光伏发电需求,但企业没有动力,国内光伏发电市场可能也会陷入如风电市场一样的困局。”上述光伏企业高管说,基准价一旦确定,未来其他光伏电站上网电价将以该价格为基准不断下降。

目前的现实是,中国虽贵为世界第一的光伏太阳能电池生产大国,但95%的产品均销往国外,仅有5%左右产品留在国内,造成产业与市场的脱节。启动国内光伏市场,成为中国光伏企业摆脱金融危机及实现后续成长的关键机遇。

“当然,价格最低并非最后中标者。”国家发改委能源所王斯成对记者表示,开标之后还要经过专家委员会的最终评选,“方案是否合理、企业是亏损还是赢利,都需要统合考虑,因为这涉及到这个行业的长远及健康发展”。

该贴内容于 [2009-03-31 07:50:27] 最后编辑
 

结构注释

 
 提示:可按 Ctrl + 回车键(ENTER) 快速提交
当前 1/1 页: 1 上一页 下一页 [最后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