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 “后三峡”规划两年内出炉
|
| 2009-04-08 10:49:05 |
|
| |
 |
| |
| 头衔:金融岛管理员 |
| 昵称:JD |
| 发帖数:2153 |
| 回帖数:7696 |
| 可用积分数:1126364 |
| 注册日期:2008-09-04 |
| 最后登陆:2020-06-02 |
|
主题:“后三峡”规划两年内出炉
“后三峡”规划两年内出炉 本文来源于《财经网》 2009年04月07日
三峡工程从建设期向运行管理期全面转移,有关三峡工程后续工作的规划编制已正式展开
【《财经网》重庆专稿/记者 邓海】备受关注的三峡工程,目前已处于工程建设扫尾阶段,将在今年内完成建设任务,从工程建设期向运行管理期全面转移。而有关三峡工程后续工作的规划编制,目前也已正式展开。
“后三峡”规划两年内出炉
受国务院三峡工程建设委员会办公室(下称三峡办)委托,目前水利部长江水利委员会(下称长江委)正在牵头制定该项规划。长江委主任蔡其华日前在接受《财经》记者采访时表示,三峡工程的后续工作,包括移民安稳致富、生态环境保护、地质灾害防治等一系列内容。
《财经》记者了解到,三峡工程的后续工作调研,实际上早在五年前就已经展开。2004年4月,三峡办委托长江委长江勘测规划设计研究院(下称长江设计院),组织相关单位开展三峡水库可持续综合利用规划研究。长江设计院于2006年3月提出《三峡水库可持续综合利用规划研究任务书》。2007年7月,受三峡办正式委托,长江委承担了三峡水库可持续综合利用规划研究工作。
蔡其华表示,三峡工程后续工作的规划涉及的领域非常多,整体性比较强,又涉及多个单项内容,而每项内容都要仔细调研,所以耗费的时间会很长,任务相当艰巨,长江委计划争取在两年内将其编完。但是因为三峡工程基本建成,三峡办催得更急,希望能够尽快编完实施。
对于三峡工程后续工作的整体投资规模,蔡其华表示,目前尚无法预知。而根据《财经》记者获得的、长江委在2008年完成的《三峡水库可持续综合利用规划研究报告》(修订稿)的预测,到2020年,三峡工程后续建设至少还需要989亿元投资。其中库区生态环境保护382亿元,资金投入最多。
目前,包括枢纽工程、输变电工程和移民工程三大部分的三峡工程建设已基本完成。三峡枢纽工程自1994年12月正式开工以来,进展顺利,预计2009年内可以全面建成。根据国家相关部门的监测,三峡枢纽工程中11个主要单项工程平均优良率达到87%。三峡工程的主要供电范围为华中地区、华东地区和广东,输变电工程除地下电站输出部分外已基本完工。此外,三峡工程建设水库移民涉及总人口124.55万人,搬迁建房工作已基本完成,只有部分地方还在扫尾。
截至4月7日凌晨2时3分,三峡水电站累计发电量已突破3000亿千瓦时,创造了日发电进账平均超过8000万元的收益水平,极大地缓解了华东地区的用电紧张。
【免责声明】上海大牛网络科技有限公司仅合法经营金融岛网络平台,从未开展任何咨询、委托理财业务。任何人的文章、言论仅代表其本人观点,与金融岛无关。金融岛对任何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其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确或暗示的保证。股市有风险,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相应责任。
|
| 2009-04-08 10:50:59 |
|
| |
 |
| |
| 头衔:金融岛管理员 |
| 昵称:JD |
| 发帖数:2153 |
| 回帖数:7696 |
| 可用积分数:1126364 |
| 注册日期:2008-09-04 |
| 最后登陆:2020-06-02 |
|
环境学家、长江委长江流域水资源保护局原局长翁立达告诉《财经》记者,三峡工程本身的质量和经济效益是毋庸置疑的,但是三峡工程建设的争议焦点,根本就不在工程质量和经济效益本身,而是对长江流域生态环境的影响。因为三峡工程将长江截为两段,势必对整个长江的水文情势和水流条件产生影响,所以工程建完并不代表三峡的工作就完成了,环保工作还要继续。
翁立达指出,早在1991年,长江委长江流域水资源保护局下属的科研所和中科院,分别就三峡工程对环境的影响展开评估。但是,对于三峡工程对环境的影响究竟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双方分歧很大。最终,1992年,原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在审批《长江三峡水利枢纽环境影响报告书》时认为,三峡工程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有利有弊”,需要进行长期连续的投入,采取有利措施并切实执行,可使不利因素减少到最低程度,并使已退化的生态与环境不至于进一步恶化。
国务院三峡工程建设委员会副主任、三峡办主任汪啸风3月26日在“三峡工程后续工作规划编制工作会议”上表示,开展三峡工程后续工作,是实现三峡工程长期安全运行和持续发挥巨大综合效益的重要保证。
据了解,三峡后续工作规划的主要内容,包括三峡库区和坝区的生态环境保护,库区地质灾害防治,移民安稳致富和库区社会经济发展保障措施,生态环境监测系统的完善,以及三峡水库管理能力建设等多个方面。值得注意的是,在规划当中,三峡后续工作所覆盖的区域不仅包括三峡坝区和库区,还包括洞庭湖、鄱阳湖及其到三峡工程坝区的长江中游河段,涉及范围很广。
三峡工程蓄水后,受长江上游输沙量大幅减少和三峡水库蓄水运用的共同影响,目前长江和洞庭湖、鄱阳湖的关系已经发生了一些调整。在长江荆江河段深泓以冲深为主,航道逐步变窄;在下荆江段,深泓冲淤相间,城陵矶附近深泓有所淤积;而城陵矶至汉口河段总体表现为冲刷,出现新的险要地段,导致河势变化,可能出现更多的岩崩和库岸泥沙大量入江。
但蔡其华指出,三峡工程对长江的影响的确是“有利有弊”。比如,三峡工程的修建也将延长洞庭湖的寿命。1956年-2005年,洞庭湖区年均泥沙淤积量为1.05亿吨,其中1999年-2002年,年均为0.52亿吨,为多年均值的49%。而在2003年-2005年,年均仅为0.1亿吨。
“三峡工程对河道的影响问题已经受到了重视。”蔡其华表示,国家正在加大对长江河势工程控制的投入,其效果正在逐步展现。目前,国家对河势工程已经投入了1.5亿元,且还将投入至少9.8亿元,长江委期待在今冬明春安排完这些投入,及早维持长江中游的库岸稳定。■
|
| 2009-04-08 22:22:10 |
|
| |
 |
| |
| 头衔:金融分析师 |
| 昵称:aynz |
| 发帖数:106 |
| 回帖数:845 |
| 可用积分数:144751 |
| 注册日期:2008-05-25 |
| 最后登陆:2010-08-10 |
|
国务院三峡办副主任卢纯 解读三峡工程后续工作规划 2009-04-03 22:45
本报据新华社消息(记者 姚润丰)在三峡工程处于扫尾阶段的重要转折时期,党中央、国务院决定开展三峡工程后续工作,实现百万移民安稳致富和库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继续推进生态环境建设与保护,进一步拓展和充分发挥三峡工程的巨大综合效益。
这是推动三峡工程科学发展的重大战略决策。26日召开的三峡工程后续工作规划编制工作会议对此进行了全面动员和具体部署。国务院三峡办副主任卢纯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就开展三峡工程后续工作的历史背景、重大意义和主要内容进行了解读。
记者:在三峡工程即将全面完成初步设计建设任务之际,提出开展三峡工程后续工作,有什么重要意义?
卢纯:由于三峡工程建设是一项庞大而复杂的系统工程,不仅涉及许多重大工程技术问题,还涉及经济、社会、生态等诸多方面。对一些问题的认识和解决,都需要一个较长的过程。随着我们对工程建设认知水平的深化提高、国家经济实力和技术能力的提升,特别是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在移民搬迁安置和生态环境建设与保护等方面仍存在一些急需解决的问题。同时,随着工程建设的进展,也发现了一些初步设计未曾预料的新情况和新问题,在规划建设任务以外还新增了不少相关工作,存在一些影响三峡工程综合效益发挥的新的制约因素。
党中央、国务院对此高度重视,指出三峡工程是关系到千秋万代的大事,要长远考虑,工程建成后要接上后续工作,以保证三峡工程长期安全运行,持续发挥效益。并多次强调要抓紧启动三峡后续工作相关规划的制定与实施工作。同时还明确指出,三峡后续规划期至2020年,规划的制定要与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中长期规划相衔接。
概括起来说,开展三峡工程后续工作及其规划编制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在于:一是妥善处理三峡工程运行后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高标准、高质量建设三峡工程的需要;二是实现百万移民安稳致富,促进我国和谐社会建设的迫切需要;三是构建三峡工程生态环境保护体系,确保长江流域乃至全国生态环境安全的战略需要;四是健全工程运行管理体制,确保三峡工程长期安全运行和持续发挥综合效益的需要;五是拓展工程巨大综合效益,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发展的客观需要;六是促进库区及中下游影响区经济结构调整,推动重庆市城乡统筹发展和长江中下游经济带建设的现实需要。
记者:此次三峡工程后续工作规划编制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卢纯:三峡工程后续工作,将把拓展和持续发展三峡工程巨大综合效益作为战略目标,把促进百万移民安稳致富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把加强生态环境建设与保护和地质灾害防治作为长期任务,把体制创新和科技创新作为强大动力,长期促进经济社会和谐发展。三峡工程后续工作规划编制将坚持走生态可持续支持经济社会可持续的发展模式,着力构建长效机制,提升库区环境承载、产业发展、社会保障、基础设施、劳动就业和减灾防灾保障能力,使移民和库区具备可持续发展能力。
三峡工程后续工作规划范围,按地域分为三峡库区和长江中下游影响区。三峡库区是指水库淹没及工程建设涉及的湖北省、重庆市的20个区县;长江中下游影响区是指三峡工程建成后,由于水文条件变化对长江中下游干流两岸、洞庭湖区和鄱阳湖区、河口区可能造成影响的区域。规划基准年为2010年,规划水平年为2020年。三峡工程后续工作规划的重点内容主要包括:促进移民安稳致富和库区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库区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规划、库区地质灾害防治规划、三峡工程对长江中下游影响处理规划、综合监测系统建设与完善规划、三峡工程运行管理体制与能力建设规划以及三峡水库综合调度与综合效益拓展等专题研究等内容。
记者:三峡工程后续工作规划编制要处理好哪些关系?
卢纯:三峡工程后续工作规划编制要统筹兼顾,妥善处理好七个方面关系:
一是国家扶持与地方自力更生的关系。国家扶持的重点主要是基础设施建设、生态环境建设与保护等公共服务项目,以及完善社会保障政策。对库区产业发展项目的扶持,主要是解决与移民群众安稳致富关系密切,有利于促进移民就业和稳定增收的项目,其他产业的发展应主要由地方通过市场途径来解决。
二是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后续工作规划要以库区的资源环境承载力为基础,以资源永续利用、环境不断改善和生态良性循环为目标,坚持发展与保护并举、把保护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实施以生态可持续支持库区经济可持续的发展模式。
三是移民安稳致富与生态环境保护、地质影响的关系。移民安稳致富的一些发展措施,要充分考虑生态环境保护、地灾防治的需要,转变观念,调整规划思路,将移民安稳致富与生态环境保护、地灾防治统筹起来进行综合规划。
四是枢纽工程与库区的关系。要综合平衡枢纽工程和库区的利益关系,建立枢纽工程与库区发展的联动和共建共享机制。作为库区,要支持枢纽工程进一步拓展综合效益并使之可持续发挥。作为枢纽工程业主,要支持库区的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让移民群众分享工程的收益。
五是库区与上游、中下游的关系。上游地区要加强生态环境建设和保护,以减轻对三峡库区的污染风险;通过财政转移支付和对口支援,使中下游地区参与到三峡工程的生态环境建设中来。要推动以三峡水库为骨干的长江上游水库群联合调度,提高水资源综合利用效益。
六是后续工作综合规划与各专项规划的关系。从机制上保持三峡工程后续工作规划与国家层面、各部门层面规划的衔接,相关性目标要尽可能一致,相关性政策措施要尽量避免重叠和交叉,投资渠道要严格分开,切实做到不替代、不重复、有区别、能互补,保证后续工作规划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七是政府引导与市场配置资源、群众参与的关系。大力支持以社会保障为重点的民生工程,以生态环境建设和保护、交通、能源、农田水利、减灾防灾等为重点基础设施能力建设工程。同时,在产业发展、劳动力就业、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按照市场经济规律进行资源配置。对涉及群众切身利益,关系到群众生存与发展的权益,要紧紧依靠群众,发挥群众的主动性、创造性,综合运用与市场接轨的激励政策进行引导,不能再由政府包办,更不能强制。
记者:三峡工程后续工作规划编制目前进展情况如何?要实现什么样的目标?
卢纯:目前,《三峡工程后续工作规划纲要》征求意见稿已基本完成,具备了全面开展规划编制的条件。规划编制工作总的进度安排是,3月底之前,全面完成各项准备工作,完成《三峡工程后续工作规划纲要》,全面启动规划编制工作;9月底以前完成各专项规划编制;10月底以前完成各专项规划的咨询评估,并进行汇总;11月份报国务院审批。
三峡工程后续工作规划的主要目标是:在移民安稳致富及库区发展方面,建立促进库区稳定发展的长效机制,完成库区经济结构调整和社会转型,全面解决移民安稳致富问题。在生态环境保护方面,库区干流水质稳定保持Ⅱ类,支流水环境质量明显改善;消落区具有正常的生态功能;水库生态屏障区和库区生态系统整体服务功能基本形成,人类活动控制在生态保护区环境容量之内;生物多样性得到有效保护。在防灾减灾方面,建立库区地质灾害防治长效机制,落实库区防灾减灾保安措施,最大程度地减轻地质问题对库区人民生命财产危害和经济运行的不利影响,保障水库运行安全。在三峡工程运行管理方面,加强管理能力基础设施建设,完善水库突发事件应急处理系统,保障三峡工程综合效益持续发挥等。
|
| |
结构注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