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 三峡库区360万立方米坡体随时可能滑入长江
2009-04-21 18:45:44          
功能: [发表文章] [回复] [快速回复] [进入实时在线交流平台 #25
 
 
头衔:金融岛管理员
昵称:JD
发帖数:2153
回帖数:7696
可用积分数:1126364
注册日期:2008-09-04
最后登陆:2020-06-02
湖北长江干堤加固完工耗资逾百亿2009年04月21日 17:13中国新闻网

中新社武汉四月二十一日电(记者徐金波)湖北省长江干堤整治加固工程最后一段——洪湖、监利段,今日顺利通过了国家水利部、长江水利委员会等部门组成专家组的竣工技术验收。这标志着历时十年、耗资超过一百亿元人民币的湖北长江干堤加固工程正式完工。

来自长江水利委员会的专家介绍说,一九九八年长江流域遭受历史罕见的大洪水,长江干流中下游堤防频频告急,险情不断,国家投入巨大人力、物力、财力进行防洪。洪灾过后,痛定思痛,中国政府决定使用国债进行长江干堤加固建设,对迎流顶冲部位的迎水面进行护坡护脚,对崩岸严重堤段抛石固基,在堤顶设置防汛公路……

本次长江干堤加固工程涉及中下游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江苏等五省,工程全长三千五百七十六公里,投资总额为二百八十二亿元。鉴于“万里长江,险在荆江”的现状,长江干堤湖北段成为加固重点,加固长度达一千五百八十一公里,占到整个长江干堤加固工程百分之四十四,耗资超过了一百亿元。

专家称,经过十年建设,目前长江中下游干堤比原先普遍增高一点五至两米,堤身加宽了四米左右。随着上述工程完工,辅之以今年即将全面完工的三峡工程,长江流域若再次遭遇类似于一九五四年或一九九八年的罕见大洪水,中下游地区的洪灾损失将大幅降低,防洪抢险强度和压力也将减轻。

据悉,今日进行验收的长江干堤加固洪湖、监利段,是湖北省最后进行竣工验收的项目,全长二百三十公里,投资二十三亿多元。
2009-04-21 18:48:18          
功能: [发表文章] [回复] [快速回复] [进入实时在线交流平台 #26
 
 
头衔:金融岛管理员
昵称:JD
发帖数:2153
回帖数:7696
可用积分数:1126364
注册日期:2008-09-04
最后登陆:2020-06-02
国家防总调整部分组成人员 增加两副总指挥2009年04月21日 16:22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4月21日电 据水利部网站消息,在4月16日召开的国家防总2009年第一次全体会议上,国家防总对部分组成人员进行了调整。

消息称,为进一步强化国家防总指挥协调力量,充分发挥解放军、武警部队在防汛抗旱工作中的重要作用,经国务院领导同意,增加解放军副总参谋长葛振峰上将和水利部党组副书记、副部长鄂竟平同志为国家防总副总指挥,水利部副部长刘宁同志任国家防总秘书长兼国家防总办公室主任。

为强化预测预报工作,更好地为防汛抗旱服务,增加中国气象局副局长矫梅燕同志为国家防总副秘书长,增加国家海洋局为国家防总成员单位。

个别成员因工作变动进行了调整。

调整后的国家防总领导和成员名单如下:

总 指 挥:回良玉 国务院副总理

副总指挥:陈 雷 水利部部长

张 勇 国务院副秘书长

葛振峰 解放军副总参谋长

鄂竟平 水利部副部长

秘 书 长:刘 宁 水利部副部长

副秘书长:霍 毅 武警部队副司令员

矫梅燕 中国气象局副局长

成 员:孙志军 中宣部副部长

杜 鹰 发展改革委副主任

奚国华 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

张新枫 公安部副部长

李立国 民政部副部长

丁学东 财政部副部长

汪 民 国土资源部副部长

仇保兴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副部长

徐祖远 交通运输部副部长

胡亚东 铁道部副部长

危朝安 农业部副部长

房爱卿 商务部部长助理

陈啸宏 卫生部副部长

胡占凡 广电总局副局长

王德学 安全监管总局副局长

王 宏 国家海洋局副局长

国家防总办公室主任刘宁(兼)。
2009-04-22 16:51:01          
功能: [发表文章] [回复] [快速回复] [进入实时在线交流平台 #27
 
 
头衔:金融岛管理员
昵称:JD
发帖数:2153
回帖数:7696
可用积分数:1126364
注册日期:2008-09-04
最后登陆:2020-06-02
三峡库区滑坡险情未解除 最大位移日均一厘米2009年04月20日 23:06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云阳四月二十日电 (孟幻)记者二十日从重庆市云阳县政府获悉,三峡库区重庆段一处三百六十万立方米的滑坡体仍在匀速变形中,平均每天最大位移量接近一厘米,目前仍处于二级黄色预警状态。

  重庆市云阳县长滕英明表示,滑坡体总体积约为三百六十万立方米,监测数据表明地表位移监测点平均每天最大位移量接近一厘米,建筑物变形严重,墙体裂缝最大达十五厘米。根据目前专业检测分析结果,该滑坡体仍然处于匀速变形的蠕滑阶段,暂无整体明显加速滑动的迹象,预警级别仍为二级黄色预警。

  滕英明透露,如果坡体滑入长江,可能出现高度为五到十米的涌浪现象,这将辐射到半径三到五公里的江面。国家专家组现场调查和会商后认为,该处滑坡体基本具备整体下滑的条件,目前滑坡体大部分位于水下,水上部分有一百万立方米,滑动后不会导致长江航道堵塞。

  目前,当地长江航道和海事等部门在滑坡体上下各三点五公里范围设置安全境界区,对险情水域实施全面监控。当地还委托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和重庆高新岩土工程勘察设计院对滑坡开展应急专业监测预警工作,进行二十四小时实时监测和信息自动发送;并对水情、雨情、地质灾害险情进行了综合监测。

  据悉,出现险情的凉水井滑坡距云阳县城三十八公里,位于该县故陵镇的长江右岸。该处滑坡是三峡库区重庆段一七五米试验性蓄水以来出现的最大滑坡险情。而截至二00九年四月八日,三峡重庆库区因蓄降水引发地质灾害灾情或险情共有一百六十六起。完
2009-04-22 17:03:47          
功能: [发表文章] [回复] [快速回复] [进入实时在线交流平台 #28
 
 
头衔:金融岛管理员
昵称:JD
发帖数:2153
回帖数:7696
可用积分数:1126364
注册日期:2008-09-04
最后登陆:2020-06-02
直击三峡库区凉水井滑坡:险情后的宁静与忙碌
2009-04-22 10:24:05 来源: 中国新闻网(北京) 

4月21日,当地民兵站在滑坡体的白色警戒线外,防止被转移群众及其他人员进入险区。受三峡水库水位涨落、降雨等因素影响,位于三峡库区的重庆云阳县境故陵镇长江南岸的水让村出现一处重大地质滑坡险情,总体积约360万立方米的坡体随时都有滑入长江的危险。据称,去年11月,该滑坡出现变形迹象;今年3月以来,滑坡变形进一步加剧;4月初,360万立方滑坡体处于临滑状态。。 中新社发 孟幻 摄

  中新网云阳四月二十一日电 题:直击三峡库区凉水井滑坡:险情后的宁静与忙碌

  作者 孟幻

  中午时分,孙玉明从菜地里扯下几把莴笋,准备洗净下锅。“家里的囤粮搬过来了,该收割的庄稼也收了,镇里还帮我们挖出几块菜地,种了些新鲜菜。”家在三峡库区重庆段凉水井滑坡体上的孙玉明已迁入安置房。

  二00八年十一月,长江边上的云阳凉水井地段出现滑坡险情,总体积约为三百六十万立方米的滑坡体变形不断加剧。在当地政府的组织下,滑坡体上的十一户住户共五十五人陆续迁离,其中有八户投亲靠友或买房搬走,有三户人家暂时安置在附近闲置的水让村小学内,孙玉明一家就住在这里。

  如今,不远处的滑坡体周围已拉起白色警戒线。零星分布的几座民房也都贴有政府封条,屋内已空空如也。为防止被转移民众及其他人员进入险区,造成新的安全隐患,有二十余位民兵在滑坡体周围进行二十四小时的轮流巡查和值守。

  现场有二十余位工作人员在忙碌着,监测地表位移、裂缝情况以及钻孔测地下位移一样都不能少。来自重庆高新岩土工程勘察设计院的现场监测负责人王其洪说,出现险情的凉水井滑坡是三峡库区重庆段一七五米试验性蓄水以来出现的最大滑坡险情。他们每天下午两点都会把当天监测到的情况向上汇报,目前一切情况都在掌控当中。他们会在五月份完成详细勘查工作,随后将会提出防范建议。

  在王其洪的指引下,记者看到呈字母“n”形滑坡体依附于长江右岸的山体上,抬头仰望,可以清楚看到陡峭的山体上出现多处鼓丘,爬上山脊,滑坡体周围呈带状分布的裂缝清晰可见。据悉,滑坡后缘及两侧弧形拉裂缝已经贯通,基本具备整体下滑的条件,但滑坡体有超过一半的放量处于江面以下,滑动后不会导致长江航道的堵塞。

  长江海事处副处长黄建明表示,该段航道宽六百米,在靠近长江北岸海事部门设置了两百米宽的航行通道。记者看到,海事巡逻艇在险区水域不时往来巡逻,警示航标醒目地飘在江上,库区上下船舶通行如常。

  记者采访完后,路过安置房。孙玉明正坐在房门口遥望以前的住所,“看着忙碌勘探的监测人员与巡逻的海事人员,心中很平静,感觉有他们在什么都安心”。完
2009-04-23 21:13:09          
功能: [发表文章] [回复] [快速回复] [进入实时在线交流平台 #29
 
 
头衔:金融岛管理员
昵称:JD
发帖数:2153
回帖数:7696
可用积分数:1126364
注册日期:2008-09-04
最后登陆:2020-06-02
三峡工程今夏将基本建成 历时14年

时间: 2008-4-24 10:25:10 编辑: 高红霞  进入论坛

  人民网四川视窗4月24日讯 今年夏季汛期后,三峡水库有望蓄水至175米,至此,举世瞩目的三峡工程,在经过近14年的建设之后,将基本建成,较原计划提前一年。

  同时,由于库区历来地质环境脆弱,一直为地质灾害高发地区,175米蓄水也意味着三峡工程将迎来地质灾害监测与治理的巨大考验。

  重庆市近日组织专业机构对涉及175米蓄水的库区地质安全进行全面调查。三峡库区总面积5.67万平方公里,横跨重庆湖北两地20个县市区。其中重庆辖区内有16个区县,占水库总面积80%。

  重庆市国土资源局副总工、市三峡库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领导办公室李进财处长对本报表示,当前库区地质安全面临的考验仍然严峻,建立相关科学的合理的长效防治体系势在必行。

  阶段性成效

  175米蓄水初步计划于今年9月10日开始。按照三峡工程135米、156米蓄水前的惯例,国家将在175米蓄水前检查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完成情况,并由地方政府作出地质安全承诺,再决定能否按期蓄水。

  为此,重庆方面正积极推进工程治理、搬迁避让、监测预警项目。同时,市国土资源局组织了专业机构对涉及175米蓄水的库区地质安全再次作了全面调查。

  这次调查统计,2006年156米蓄水以来,重庆市库区周边发生了30处较大地质灾害,其中有10处是没有纳入防治规划以及新生地质灾害隐患点。

  “按照固有规律,三峡水库蓄水后1至3年内将集中产生大量塌岸和水库新生型滑坡。一些老滑坡也将受水位升降等因素的影响而复活。”李进财说,因此,随着175米蓄水,地质灾害防治任务将更为繁重。

  由于三峡库区多处地段为峡谷型山区,地表岩石脆弱。据农工党重庆市委2004年度所做的《三峡库区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对策研究》课题显示,在三峡库区的长江河谷两岸,50-5000万平方米的崩塌、滑坡共计有214个,滑坡、崩塌总体积为13.5亿平方米。

  在三峡工程建设过程中,国家从三峡电站发电收益中投入了120多亿元资金,对库区地质灾害进行了治理,涉及重庆三峡库区的地质灾害隐患点共有3671处,其中673处实施工程治理,482处实施搬迁避让,其余2516个隐患点确定为群测群防或专业监测项目。
规划治理,取得了阶段性成效,避免了重大地质灾难的上演。

  云阳老县城建于古滑坡带上,历年容易发生重大的地质灾害。发生于1982年的一次大滑坡,曾一度阻断了长江,而2001年,其境内五峰山项,突然发生顾层崩滑。云阳县地防办一位官员对记者表示,从2002年以来,国家投入了库区沿线工程治理,现在主要险情已基本排除。

  “很多变数”

  但这一切是否足以应对175米蓄水,仍有待观察。“还有很多变数。”上述云阳官员称。

  国家确定的二期搬迁避让规划项目177个,规划人数15254人。查明实际需实施的搬迁避让项目为157个,人数25306人,比原规划增加10052人。

  市地防办解释,增加的原因是三峡水库135米蓄水后,部分崩滑体变形范围扩大、规划范围内新出现的地质灾害、人口自然增长。

  李进财认为,变数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因水库蓄水而使山体长期遭受浸泡,原来相对稳定、平衡的地质结构,力学性质改变,一些滑坡、崩塌可能重新发生。他透露说,武隆县仙女山断裂带的活动发生了一些变化,说明蓄水使库区周围的倾斜场有微弱变化。

  二是原来没有滑坡,没有滩岩的地方,因长期浸泡,支撑力减少,也可能出现变形。“就像一堆土,可以抵抗100吨压力,但泡软后,10吨都抵抗不了。”

  第三个变数是消落带。当蓄水至175米以后,水库两岸将在145~175米之间形成高程差为30米、以半年为周期的约290平方公里的消落区。消落带因水位大涨大落,可能使一些旧滑坡复活,并诱发新的滑坡、崩塌、塌岸等灾害。

  开县地防办主任罗木成介绍,目前正在县城下游一公里处,建了一个库中库,使水位保持在170米左右,减少水位落差,规划于今年9月完成。但这个“库中库”只涵盖消落带很小部分范围。

  这些都是三峡工程175米蓄水后要面临的大考。

  “长效防治机制”

  目前,三峡库区的地质灾害防治,一是工程治理,二是搬迁或监测的非工程方式。

  李进财称,“在有一定保障措施前提下,通过这两种方式,我们目前是有能力和技术将地质灾害危害控制到最低程度的。”

  监测由专业机构和群众机构结合,“库区各区县,乡镇村,组织群众,明确责任人,对滑坡隐患点进行监测”。

  李进财称,这是由于资金所限,国家没有经济能力对所有滑坡地区进行搬迁治理,即只有“留院观察费,没有手术费”。

  资金不足,是当前库区地质灾害防治存在的主要问题,防治任务重,但国家投入不足。

  “三峡库区在进行论证时,受当时技术条件所限,没有考虑两大因素,地质安全和水污染防治。”李进财说。在整个三峡工程400亿元移民投资总概算中,中央仅拿出6亿元,包干用于三峡地质灾害治理。

  2001年7月,时任国务院总理的朱镕基,发现135米蓄水后出现一些比较严重的地质灾害问题,责成国土资源部牵头,迅速制定了《三峡库区地质灾害防治总体规划》。库区的地质灾害防治才被纳入正式渠道,并有了基本资金保障。

  目前整个工程治理已进行到第三期。前二期治理资金,都是由中央整体切块下放到库区各县。但在运作中,库区及一些专家们都普遍反映,由于地质灾害处于发展变化之中,很难准确估计整个三峡库区所需的总防治投资规模。

  因此,在三期治理中,采取了各地上报,由发改委逐个审批的办法来核准治理项目。但这当中,仍有很多不确定因素。

  一些原本被划入专业监测范围的滑坡,很可能会变成必须采取搬迁避让的项目。云阳县旧县坪滑坡,就属于三峡库区二期地质灾害专业监测点及二期群测群防监测点。

  另外,由于三峡库区地质条件的复杂性,部分项目由于当时对地质情况的认识存在差异,2004年三期地质灾害防治项目评审时,取消治理或者部分取消了治理工程。其中,少数工程治理项目在三峡工程蓄水后,受库水位升降或者降雨影响出现了险情,导致治理资金缺口。较为典型的是云阳189、190段库岸和巴阳移民新村变形体。

  目前地质灾害防治资金只批准到2009年三峡工程最后竣工。175米蓄水后如何处理还有待政策明确。

  有观点认为应由地方政府来弥补这些资金缺口。重庆市国土局一位官员代表了地方政府普遍观点,“三峡工程是全国的公共产品,库区已付出了代价,还要继续承担这样的负担,有失公平。”

  重庆市地防办透露,1月18日召开的三峡库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领导小组第十二次会议上,财政部披露,国务院已批准延长收取三峡工程建设基金,新征收重大水利工程基金。

  重庆市地防办建议使用相关基金解决库区地质灾害防治问题,并借此建立长效的库区地质灾害防治机制。 (吴红缨 宋超)
2009-04-28 08:27:36          
功能: [发表文章] [回复] [快速回复] [进入实时在线交流平台 #30
 
 
头衔:金融岛管理员
昵称:JD
发帖数:2153
回帖数:7696
可用积分数:1126364
注册日期:2008-09-04
最后登陆:2020-06-02
湖北宜昌上万青蛙齐上路 居民怀疑是不祥之兆2009年04月28日 05:38长江商报

宜昌上万青蛙齐上路

宜昌市地震局表示与天气及青蛙繁殖有关

本报讯(长江商报记者 李海夫 通讯员 三峡)近日,宜昌夷陵区小溪塔发生怪事,上万青蛙一起上路,并朝着一个方向移动,当地居民怀疑是不祥之兆。

昨日,宜昌市地震局解释,近日下雨,加之正是青蛙繁殖季节,才会出现这一现象。

据三峡广电传媒网介绍,上周,小溪塔上万只青蛙一起涌上近200米的路面,并不时有青蛙从路边沟里跳出来,朝同一方向移动,场面非常壮观。当地居民介绍,住了40多年,还是第一次看到这种现象。因为路上有大堆青蛙,导致行人不敢下脚。这些青蛙都比较小,大的才有成人的拇指大,居民担心这不是好现象。

夷陵区政府领导、地震办公室的工作人员获知此事后,赶到现场进行了调查,并将情况上报给宜昌市地震局。昨日,宜昌市地震局解释,目前,正是青蛙的繁殖季节,加之近日下雨,改变了青蛙的生活环境,才引起青蛙的迁移。经过分析和观测,可以排除这是地震前兆的说法。
2009-04-29 15:39:46          
功能: [发表文章] [回复] [快速回复] [进入实时在线交流平台 #31
 
 
头衔:金融岛管理员
昵称:JD
发帖数:2153
回帖数:7696
可用积分数:1126364
注册日期:2008-09-04
最后登陆:2020-06-02
4月30日----5月1日,长江上游将有暴雨:

http://www.nmc.gov.cn/product_forecast.php?v1=FW&v2=JCFW_JSLYB_48&v3=1

该贴内容于 [2009-04-29 15:49:51] 最后编辑
2009-04-29 18:34:04          
功能: [发表文章] [回复] [快速回复] [进入实时在线交流平台 #32
 
 
头衔:金融岛管理员
昵称:JD
发帖数:2153
回帖数:7696
可用积分数:1126364
注册日期:2008-09-04
最后登陆:2020-06-02
中国4月气候条件总体偏好 气温较常年同期偏高2009年04月29日 16:09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4月29日电 今天,中国气象局召开新闻发布会,新任发言人、气象局应急减灾与公共服务司副司长陈振林在回顾4月份天气状况时指出,今年4月中国的主要气候特点是气温偏高,降水偏多。

陈振林说,4月份,全国平均气温为4.5℃,较常年同期偏高1.3℃。

其中西北大部以及内蒙古大部、山西北部、西藏中部等地偏高2~4℃,新疆东部等地偏高4℃以上。

陈振林接着说,4月,全国平均降水量为42.1毫米,较常年同期偏多5.1毫米。东北大部和内蒙古中东部、华北大部、黄淮大部、江汉、西南东部及海南等地偏多3成至2倍;西北大部及西藏、山西中南部、内蒙古东北部等地偏少3~8成。辽宁4月区域平均降水量为1951年以来历史同期最大值,吉林为1951年以来历史同期次大值(仅次于1964年)。

陈振林最后总结,总体来说,4月份全国大部地区雨水和热量比较充足,旱涝范围较小,受灾程度偏轻,气候条件总体偏好。(据中国网文字直播整理)
 

结构注释

 
 提示:可按 Ctrl + 回车键(ENTER) 快速提交
当前 4/6 页: [1] [2] [3] 4 [5] [6] [上一页] [下一页] [最后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