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精华): 汽车板块消息荟萃
2009-08-02 20:02:54          
功能: [发表文章] [回复] [快速回复] [进入实时在线交流平台 #41
 
 
头衔:金融分析师
昵称:长安幸福
发帖数:836
回帖数:718
可用积分数:74494
注册日期:2009-02-22
最后登陆:2019-08-21
下调1.8-2.0L购置税成泡影 持币待购或缓解
时间:2009-07-31 12:49:58
  “再等等吧,听说国家要下调1.8升至2.0升乘用车购置税,到时候再买要便宜好几千元呢。”6月至7月,受到这种思想影响的消费者不在少数。而记者近日获悉,国务院有关部门答复指出,这种说法毫无根据,起码今年内国家不会出台扩大减征汽车购置税范围的政策,而此前的传闻纯粹是业界对于相关负责人振兴政策原则意见的错误解读。



  1.8升至2.0升车辆销量受阻



  来自东莞众多商家的销售数据显示,受1.8L排量降税的传言影响,东莞许多购车者延迟了购车计划。由于传言“很快出台”,也有提车者延迟了上牌计划。



  今年年初,国务院审议通过《汽车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决定从今年1月20日至12月31日期间,对1.6升及以下排量乘用车减半征收汽车购置税。7月初,1.8L―2.0L排量减税的传言兴起,助长了持币观望的情绪。准备购买福克斯、思域以及多数中高级车2.0L排量的不少消费者表示,如果购置税优惠能惠及1.8―2.0L排量车型,至少可以节省5000―10000元不等,这对于购车者而言有着较大的吸引力。



  车主李小姐的老公近期打算购置一辆福克斯两厢新车,而李小姐是在今年春节前购买了1.5L排量的雨燕,她回忆,当时小排量购置税将下调的传闻仅隔几天就被确认,而她为了着急回家先上了牌而没享受到优惠,到现在都后悔自己没多等几天,所以近期听说1.8L的车型要降购置税,这次老公要购新车,全家就打算不急于一时,要耐心等等。她告诉记者,经过这次购车经历,她对价格的信息会非常敏感,在小道消息风行的前提下,反正购车也不急那么的一天,很多人宁愿选择推迟购买。



  东莞多数经销商反映,他们非常不希望这些不确切的小道消息风行,这样会造成部分消费者持币待购,甚至直接影响销量。商家认为,随着购置税消息的澄清,预计对市场影响将减弱。



  经销商:受惠时候未到



  东莞业内人士表示,从节能减排的角度发展小车是当务之急,让1.8L―2.0L排量车型受惠,不具备现时的条件。



  记者了解到,虽然今年购置税并没有惠及1.8L及以上排量的车型,但由于自3月底以来1.6L排量车型普遍缺货,加上受去年全球金融风暴的影响,厂家下调了今年产能计划,以1.8L为主打的福克斯、思域等车型,库存也略显紧张。



  许多经销商表示,虽然今年1.6L成了热销与疲软的分界线,但对1.8L排量的车型影响不大,他们并不期望国家降税来刺激该排量的销量。商家普遍认为,由于当前受惠于购置税的1.6L排量车型普遍缺货,这些车型优惠普遍缩水,进而抵消了购置税的优惠。因此,对于1.8L排量车型的市场冲击也逐渐减弱。东风本田永升4S店的负责人表示,对于1.8L降税刺激销售并不抱任何希望,这也不现实。由于东本1.8L及以上排量为主打,受购置税减征政策的影响,对1―2月的销量确实造成一定影响,但从3月底开始,1.6L车型纷纷缺货,并且价格水涨船高,已完全抵消了购置税的优惠。


2009-08-02 23:57:47          
功能: [发表文章] [回复] [快速回复] [进入实时在线交流平台 #42
 
 
头衔:金融分析师
昵称:长安幸福
发帖数:836
回帖数:718
可用积分数:74494
注册日期:2009-02-22
最后登陆:2019-08-21
中国成为跨国汽车公司全球增长热点
作者张毅 时间2009-08-02 12:07来源新华网

  最近几天,全球主要汽车大国和跨国汽车公司纷纷公布了上半年业绩。除中国、德国和巴西少数几个国家外,美国、日本、法国、英国、加拿大、俄罗斯等国汽车产销均出现大幅下滑。

  丰田、通用、福特、大众、本田、日产、现代、标致雪铁龙等跨国汽车公司,上半年全球业绩均出现负增长。只有在中国取得了良好业绩,中国市场成为跨国汽车公司全球主要增长热点。

  在国际金融危机冲击下,全球汽车产业遭遇重创。从去年下半年开始,全球车市萎靡不振,汽车销量大幅下滑。虽然各国政府都采取了拯救车市措施,但今年一季度全球车市继续下滑,第二季度才开始止跌回稳。上半年全球汽车市场需求总体萎缩近18%。

  美国是世界最大的汽车生产国和汽车市场,金融危机对美国汽车产业的冲击也最为严重,三大汽车巨头有两家破产重组。今年上半年,美国汽车销量只有480万辆,同比下降了35.1%,拱手将世界汽车产销第一的头衔暂时让给了中国。

  日本是世界第三大汽车市场,今年上半年汽车销量萎缩到218万多辆,同比下降21.5%。 英国、法国、加拿大、意大利、西班牙上半年汽车销量同比下降也都在两位数。俄罗斯作为一个新兴的汽车消费大国,受经济环境影响,上半年乘用车销量只有76万辆,同比下降了49%。

  在德国政府以旧换新补贴政策刺激下,上半年德国汽车销量达到218万辆,同比增长20.9%,成为汽车销量唯一增长的发达国家。但是也有人担心,这种提前消费可能会影响今后的德国车市。

  今年以来,在中国政府一系列扩大汽车消费政策推动下,中国汽车产销两旺,销量达到609万辆,同比增长近18%,暂时成为全球最大的汽车生产国和汽车市场。上半年中国609万辆汽车销量中,乘用车占了74.3%。 而453万辆乘用车销量中,跨国汽车公司投资的合资企业占了七成左右。

  迅速发展的中国汽车市场,给了众多跨国汽车公司用武之地。借助于中国和德国本土市场的良好表现,今年上半年大众汽车集团全球汽车销量达到310万辆,同比仅下降5%,成为仅次于丰田和通用的世界第三大跨国汽车集团。

  上半年,大众汽车集团(中国)及两家合资企业——上海大众和一汽-大众,在中国内地与香港的销量达到65.2万辆,同比增长22.7%。中国超过德国本土,成为大众汽车最大市场。

  在破产重组中挣扎的美国通用汽车公司,上半年实现全球销量355万辆,同比下降21.8%。但其在中国市场却大有斩获,通用汽车中国公司及旗下合资企业上半年实现汽车销售81.4万辆,同比增长38%,再次创下通用汽车在华半年销售业绩的历史新高。

  福特汽车上半年全球销量大幅下滑,在中国市场取得了14%的高增长,创历史销售新纪录。克莱斯勒在中国销售的进口汽车,也比上年同期有所增长。标致雪铁龙集团上半年全球业绩大幅下滑,但在中国市场则取得了18%的增长。日本本田、日产尽管在美国和本国市场表现不佳,但在中国市场仍然取得了两位数的增长。

  跨国汽车巨头十分看好未来的中国汽车市场。尽管面临重重困难,但在精耕细作中国市场上毫不懈怠。今年6月,福特汽车将亚太和非洲区总部搬迁到上海,加强对中国市场的开拓。新组建的通用汽车公司,则把国际运营部总部设立在上海。

  通用汽车(中国)总裁甘文维表示,新通用下一步将全力发展在华业务,未来5年在中国的销量将要翻一番,达到200万辆的规模,同时致力于产品研发能力的培养。

  有别于其他跨国汽车公司在华的优异表现,丰田汽车今年上半年在华业绩仅仅保持不升不降。但与全球汽车销量下降26%相比,在华表现已算不错。正是由于在中国市场的表现,丰田才能以356.4万辆的全球销量,险胜通用汽车355.27万辆的业绩,保住了行业老大的位置。

  7月上旬,刚刚上任的丰田汽车新社长丰田章男,首次海外之行选择了中国,到了天津、吉林等地,拜访中国的合作伙伴。由此可见丰田对中国市场的重视。标致雪铁龙集团新任首席执行官菲利普·瓦兰日前也表示,将进一步扩大对华投资,准备在中国成立第二家整车合资企业。  

2009-08-03 00:00:39          
功能: [发表文章] [回复] [快速回复] [进入实时在线交流平台 #43
 
 
头衔:金融分析师
昵称:长安幸福
发帖数:836
回帖数:718
可用积分数:74494
注册日期:2009-02-22
最后登陆:2019-08-21
广汽总经理曾庆洪:将据战略需求选择重组伙伴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7月31日 09:08 大洋网-广州日报
  本报讯 (记者刘俊)昨日,位于浙江的民营汽车企业吉奥主动对外表示正和广汽在“热恋”当中。广汽高层昨日对本报表示,国内确实有很多车企希望和广汽合作。广汽是实施区域兼并重组的重点对象,该目标是要形成产销规模超过200万辆的大型企业集团。

  很多车企希望和广汽合作

  据北京媒体报道,总部位于浙江台州的吉奥汽车,其董事长缪雪中表示,双方已达成初步的框架性协议,与广汽的合作进展比较顺利,但细节不方便透露。吉奥虽然只有6年历史,但已拥有3个整车生产基地、1个汽车研究院和7家包括发动机在内的零部件生产厂家,去年产能约6万辆,销量3万辆。

  对于吉奥高层这一表态,昨天广汽集团总经理曾庆洪回复本报记者查询时说,国内确实有很多车企希望与广汽合作。“我们会根据战略发展需求,进行结构调整和资源整合,去选择重组伙伴,实现做强做大。”

  “联姻”吉奥或剑指微型车

  另据接近这一项目的消息人士告诉本报,这一项目得到浙江和广东两地发改委的大力引导。在本周举行的广汽中期会上,有与会高层曾透露广汽需要上量,而目前产品线上欠缺的正是可以上量微型车。

  今年国家多项政策刺激微型车销售走俏。在小排量轿车减免购置税、汽车下乡和以旧换新政策带动下,微车产品龙头上汽通用五菱、长安销量激增。

  消息人士称:“广汽重组长丰汽车仅仅是其兼并重组的一个起点”。今年初公布的汽车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明确表示,支持北汽、广汽、奇瑞、重汽等汽车企业实施区域性兼并重组,而广汽今年的产销目标约56万辆。

2009-08-03 00:46:54          
功能: [发表文章] [回复] [快速回复] [进入实时在线交流平台 #44
 
 
头衔:金融分析师
昵称:长安幸福
发帖数:836
回帖数:718
可用积分数:74494
注册日期:2009-02-22
最后登陆:2019-08-21
北汽南征告捷拿下福汽戴姆勒40%股权2009年08月01日 09:43中国证券网·上海证券报【大 中 小】 【打印】 已有评论3条忙于并购做大的北汽控股公司,将拿到第一个战利品。

昨日,上海证券报记者获悉,北汽控股公司已成功牵手福建汽车集团,双方目前已签署了重组福建戴姆勒项目的框架性协议。待国家主管部门批准后,双方将进入正式重组程序。如成行,这将填补其高端商用车的空白点。

按照双方签署的框架性协议,北汽控股将重组福建戴姆勒汽车公司。福汽集团将40%的股份转让给北汽控股,未来北汽控股、福汽集团分别持股40%、10%;戴姆勒集团和台湾中华汽车的股份不变,仍为50%。

知情人士透露,为购买福建戴姆勒汽车公司,北汽控股出资额在7亿至8亿元间,远高于此前传言的5亿元整体收购福汽集团的计划。这主要因为竞争对手广汽集团加入,福汽集团考虑再三后决定将旗下资产分拆出售,最终决定将福建戴姆勒汽车公司的股权出售给北汽控股。

原福汽集团董事长凌玉章对记者表示,3年前,福汽集团就和北汽集团探讨过合作。凌玉章认为,有了戴姆勒这个共同的合资伙伴,福汽集团和北汽集团在很多方面可以资源共享,如轿车发动机等。据悉,福汽戴姆勒汽车公司主要生产梅赛德斯-奔驰品牌20座以下轻型商务车,对北汽集团提升商用车品牌也将相当诱惑。

分析师认为,尽管北汽控股出价不低,但这笔交易仍较合算。第一,经过两年的建设,今年8月福建戴姆勒汽车公司的首款商用车将下线。来自福州市的消息显示,福建戴姆勒汽车公司已经进入试生产阶段,前期的准备工作基本完成。仅厂房桩基、承台建设、设备安装调试、员工培训等方面支付给国外的测试服务费、劳务费、承包工程作业费、技术咨询费、培训费等费用近1.1亿元,而代扣代缴预提所得税就达1071万元。第二,福建戴姆勒汽车公司总投资2.08亿欧元,注册资本1.6亿欧元,以40%的股比计算,7亿至8亿元显然在情理之中。

2009-08-03 00:48:08          
功能: [发表文章] [回复] [快速回复] [进入实时在线交流平台 #45
 
 
头衔:金融分析师
昵称:长安幸福
发帖数:836
回帖数:718
可用积分数:74494
注册日期:2009-02-22
最后登陆:2019-08-21
整体上市计划提速 “大广汽”盘定乾坤2009年07月06日 17:17中国经营报【大 中 小】 【打印】 已有评论0条近日,广汽集团年内整体上市的步伐又向前迈了一步。

8月1日,广汽集团旗下的两大合资公司广州本田和广州丰田对外通报了最新的高层人事变动消息,坊间猜测,两大合资公司同时易帅,是广汽集团为年内整体上市做准备。

本报记者致电广汽集团宣传部,相关人士称,上市时间表目前还不方便透露。

人事定盘 上市提速

8月1日,广州本田高层人事变动:董事长付守杰不再兼任执行副总经理,兼任广汽股份公司副总裁;姚一鸣任广汽股份副总经理、广州本田执行副总经理;同一天,广州丰田对外通报:袁仲荣担任广州丰田董事长,不再担任广州丰田执行副总经理;广州丰田原副总经理冯兴亚任广汽股份副总经理、广州丰田执行副总经理。

调整之后,广汽集团的高层人事脉络逐渐清晰:董事长张房有统领全局,总裁曾庆洪主要负责上市和自主品牌,副总裁袁仲荣分管广州丰田及与日本丰田相关的各项业务,副总裁付守杰则分管广州本田及与本田相关的业务。

业内人士认为,上市之前合资公司高层集体升任股份公司副总的做法,已是惯例。而上市冲动的背后,隐藏着广汽集团的野心:做大做强,冲刺汽车行业第一梯队。

做大广汽,除整体上市外,另一条路径则是在公司自主品牌汽车研发等项目上取得突破。

“2007年至2009年,是汽车行业的调整期,通过资本市场融资,可以扩大产能,而产能储备是发展的一大要素。”西南证券汽车行业分析师董建华告诉本报记者,上市后有利于资产收购,进行产业整合。

按照计划,广汽集团将投资68亿元进行自主品牌汽车的研发和生产。但是,一名熟悉广州汽车产业的专家分析,广汽现在还很缺钱,因此包括市政府和广汽集团的高层都不止一次表示,要争取今年上市,所筹资金也将主要用于2010年上市的自主品牌轿车研发。

有数据显示,广汽集团上半年实现销售收入546.67亿元,利税总额113亿元,其中利润总额达63.68亿元。集团各项经济指标增长率均保持在10%左右的行业正常水平。

对于2008年事业增长预期,广汽集团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广汽集团今年产销目标是60.74万辆,销售收入达到1239.83亿元,同比增长近14%。

保持良好的业绩,是上市的前提。不过整体上市是把双刃剑,当前资本市场的不确定性和IPO低通过率,给寻求募资的汽车企业的上市计划增加了不少变数。

“大广汽”呼之欲出

2007年,广汽集团以50万辆的产销规模做到了100亿的销售利润,仅次于产销规模接近其3倍的143万辆一汽集团的123亿元利润。但是,广汽集团销量的绝大部分来自于广州本田和广州丰田两家合资企业,2007年,两者分别实现销量29.53万辆和17.03万辆,合计占到了广汽集团销量的90%。

广汽集团旗下的其他企业如羊城汽车、广州五十铃、骏威客车等,不仅销量比例小,而且车型也集中在客车、轻卡等领域,与国内同类产品相比缺乏竞争力。

显然,广汽集团虽经十年励精图治,但无论是从规模还是从产品序列的完整性来看,还远远达不到进入第一梯队的目标。

广汽集团2010年产销目标为110万辆,而2007年广本、广丰总销量为46.56万辆,显然,仅靠两家合资企业,要完成产销目标有些困难。

尽管目前广汽集团拟投入68亿元建立自主品牌汽车的研发和生产基地,但投产日期要到2010年,而广汽又将自主品牌定位于高端,这就决定了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要大幅提升销量可能性不大。

如此,通过收购国内汽车产业资源或许能解决这一难题。因此,在广汽整体上市后,很可能整合国内的其他汽车资源。

事实上,广汽集团内在的兼并动力并不比别人少,更何况,其良好的盈利积累和生产、管理经验也为下一步的扩张做好了准备。而广汽收购长丰的传闻,在这个大背景下也就显得合情合理。

按照计划,在未来的“大广汽”板块中,第一个板块是广本和广丰两个合资公司;第二板块是商用车以及零部件板块;第三个板块是自主乘用车板块。

或许,上市能为广汽集团的长远发展奠定更坚实的基础,但要想真正比肩一汽和上汽,成为“世界的广汽”,还需在研发、品牌建设及国际化方面多下工夫。

新闻补发自2008年8月7日中国经营报

2009-08-03 12:16:26          
功能: [发表文章] [回复] [快速回复] [进入实时在线交流平台 #46
 
 
头衔:金融分析师
昵称:长安幸福
发帖数:836
回帖数:718
可用积分数:74494
注册日期:2009-02-22
最后登陆:2019-08-21
汽车业中报业绩预测:上半年见量 下半年见利
  南方都市报8月3日报道 随着时间推移,A股将迎来中报密集发布期。在我们关注的汽车板块,上半年车市产销两旺的局面已经确定,但受困于"增产不增收"的情况,预计上半年汽车整车类上市公司业绩相对平淡,难以与上半年汽车产销量保持同样增幅。
  不过,由于汽车行业盈利从第二季度开始已经实现增长,券商普遍对行业下半年走势持乐观态度。
  受一季度拖累,上半年"增产不增收"
  7月下旬开始,国内A股市场将进入中报密集发布期,汽车板块也不例外。截至7月30日,从部分上市公司发布的业绩预告,以及上半年行业整体"增产不增收"的情况来看,汽车板块整车类上市公司业绩难以达到预期。
  据W IN D资讯统计,按申万行业指数分类的22家整车企业中,截至上周有13家公司预计了上半年业绩,除长安汽车和*ST昌河业绩相对较好外,其他11家整车企业都出现了业绩下滑。江淮汽车预计业绩降幅不足50%,另有4家预计净利润下降将在50%以上,其中重卡龙头中国重汽预计净利润下降50%-60%;此外,有6家公司预计上半年亏损,其中安凯客车、海马股份和金杯汽车等5家公司首亏,而一家公司为续亏。
  长安汽车主要得益于1.6L及以下乘用车购置税减半以及汽车下乡整车的利好政策,公司销售大幅上涨34.8%,但因销量上涨主要是低端车型,因此净利润没有同步提升,预计将只增长8.84%~22.17%。而*ST昌河扭亏,则是因为公司主营业务已由汽车制造变更为航空照明及控制系统制造等。
  上半年国内车市的快速增长,主要在于1.6L及以下乘用车销量增长,加上上半年车市回暖迅速,很多企业都没有准备好,仓促增产之下利润难以保持,因此出现了"增产不增收"的局面。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统计亦显示,1-5月汽车行业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07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53%,实现利润601.55亿元,同比下降9.9%。这是造成整车类上市公司上半年业绩平淡的主要原因。
  盈利向好,下半年期待回暖
  整车类上市公司上半年业绩一般,不仅没能与全行业17%的产销增幅保持同步,更与今年以来汽车及零部件指数超过100%的涨幅相去甚远,但随着产销两旺的格局初定,而且汽车行业整体盈利已有明显改善,主要券商都对下半年业绩持乐观态度。
  申银万国认为,汽车整车行业上半年盈利虽仍同比下降,但预计前3季度盈利累计就将实现正增长。上半年单独计算3-5月整车收入和利润水平,则3-5月收入同比增长11.11%,利润同比增长5.55%,整车盈利改善明显,下半年盈利增长确定,初步预计整车全年盈利增长20%左右。
  国海证券认为,从汽车行业自身的发展周期来看,已经摆脱底部进入上升通道,一切都预示着下半年乘用车市场仍将风风火火,唯一的不确定因素就是油价。
  凯基证券在其发布的汽车业6月份报告中亦表示,将上调乘用车全年销量预估至878万辆,同比增长30%,维持汽车行业"加码"评级。
  券商的乐观预测已经传递到了资本市场。数据显示,2009年7月(截至7月25日),WIND汽车及汽车零部件指数上涨17.29%,沪深300指数同期上涨13.27%。汽车行业表现好于大盘。(本文来源:南方都市报作者:黄习伟)
2009-08-03 16:40:19          
功能: [发表文章] [回复] [快速回复] [进入实时在线交流平台 #47
 
 
头衔:金融分析师
昵称:长安幸福
发帖数:836
回帖数:718
可用积分数:74494
注册日期:2009-02-22
最后登陆:2019-08-21
  汽车业新一轮产能扩张大潮来袭 进一步加剧产能过剩

  在今年汽车行业产销两旺形势的带动下,各大车企纷纷上调今年的产销目标,有的上马了新的生产基地的建设,车企兼并收购也进行得如火如荼,新一轮产能大潮再次来袭。其中,本土品牌最为积极了,比亚迪、长安、长城等都规划了令人瞠目的产能扩充计划,业界对新一轮产能扩充运动持保留态度,称这有可能进一步加剧产能过剩。

  本土品牌充当扩产急先锋  

  在此轮产能扩充中,近来风头颇盛的本土车企再次当起了急先锋,其中“领头羊”无疑是要落在比亚迪身上。比亚迪(01211.HK)在7月27日发布的一纸公告将其野心暴露无遗:在6000万元拿下湖南长沙的美的客车基地后,比亚迪将投资30亿元将该基地的产能提升到40万辆,而西安基地也将再次增加40万辆。比亚迪汽车销售公司副总经理王建均声称,两个基地要分好几年才能建成,但建成后,比亚迪产能从现有40万辆一举扩充到120万辆,足足增长两倍。

  长城汽车也不甘落后,长城汽车在天津开发区西区的新基地已经低调地开始建设,该基地规划产能50万辆,计划投资84.7亿元,建成后,长城汽车的产能将从现有35万辆提升至85万辆,在国内乘用车企业中名列前茅。

  今年来在微车领域春风得意的长安汽车也马不停蹄地进行扩张。7月,长安自主轿车基地扩能在重庆正式启动,长安汽车计划投资32亿元扩建生产线,把其自主轿车基地渝北汽车制造厂,从目前的年产能16万辆扩充至40万辆。而就在6月,长安在重庆鱼嘴开建微车基地,计划2012年将建成一期30万辆整车、100万台发动机生产线,最终将建成60万辆整车、200万台发动机的产能;7月1日,长安启动河北基地扩建工程,将在未来几年内将产能从20万辆提升到50万辆。也就是说,到2012年,在短短的三年时间里,长安要将现有的产能从现有的100万辆提升至200万辆。

  奇瑞和吉利也没有闲着,尽管两者的产销规模都还在30万~40万辆之间,但都不约而同地将2015年目标放到了200万辆,扩充产能的多个基地建设仍在不断推进中。

  分析人士认为,本土品牌之所以有急速扩充的冲动,主要是因为今年来政策对本土品牌较为有利,汽车销售增长也较为迅速,本土品牌普遍有做大的冲动。但这一现象值得担忧,产能扩充所需要的庞大的资金对现金并不雄厚、盈利能力较弱的本土品牌是一大挑战,并且这将有可能造成一轮新的产能过剩。统计资料显示,到2010年,国内14家主流汽车企业的产能储备之和高达1582万辆,整体产能接近1800万辆,而2010年全国乐观的新车销售数字估计在1200万辆,产能利用率不足七成。业界一般认为,产能利用率只有超过70%~80%才对企业的盈利比较有利。

  滚动发展更可持续

  相对而言,合资品牌在扩充产能方面,普遍较为谨慎,明显的例子就是东风日产。东风日产上周正式发布信息称,将投资50亿元人民币在广州新建一工厂,年产能为24万辆。工厂建设预计于2012年完成,届时东风日产产能将提升至70万辆。事实上,东风日产近两年产销增长迅速,现有的46万辆产能(广州36万辆、襄樊10万辆)今年就相形见绌了,新建一工厂也水到渠成。

  此外,一汽奥迪也只是将其10万辆的规模提升至20万辆,东风本田更是保守,仅是从原来的16万辆提升至20万辆,“产能不是问题,关键是如何化解市场风险。”东风本田执行副总经理刘裕和称,“只要市场有需求,我们上到24万辆也没问题,只要增加一些设备和人员就可以,甚至从现在的两班倒调整到3班倒都可完成,这样投资很省,效果还不错。”

  连同广汽本田在内,本田在中国一直遵循的是“滚动发展、小规模扩张”的战略,广汽本田的产能基本上是从1万辆、3万辆、6万辆、12万辆、24万辆、36万辆的发展战略,稳步前进,东风本田也是从6万辆、12万辆、16万辆、20万辆、24万辆的策略慢慢发展,首期建成后扩产基本不用靠股东再投入,靠自身发展滚动壮大。因此,本田在中国尽管产能不是最大,但几乎是盈利能力最强,走出了一条“本田模式”。

  国泰君安汽车行业研究员张欣警示说,到2010年,国内的汽车产业出现过剩是肯定的,甚至产能过剩的危机在今年的下半年就会发生。产能过剩的最大风险就是引发价格战并趋于恶性化,进而吞噬企业盈利。

  在市场火爆的情况下,上马规模庞大的生产线可能问题不大,但市场一变冷,风险立即体现出来。分析人士认为,本田的发展模式对本土品牌稳步发展、规避风险或许有借鉴意义。(广州日报)

2009-08-04 15:12:50          
功能: [发表文章] [回复] [快速回复] [进入实时在线交流平台 #48
 
 
头衔:金融分析师
昵称:长安幸福
发帖数:836
回帖数:718
可用积分数:74494
注册日期:2009-02-22
最后登陆:2019-08-21
“奇江恋”四季度有望“联姻”
时间:2009年08月04日 来源:新浪
  □本报记者 牛洪军

  江淮汽车(7.81,0.52,7.13%)(600418)日前发布公告称,预计未来三个月内,不存在江淮汽车与奇瑞汽车之间进行资产重组、股权转让、股票发行等股权敏感事项。不过,据接近省国资委的消息人士透露,江淮汽车与奇瑞汽车重组已列入工作日程,今年四季度有望出台重组方案。

  奇瑞IPO不改重组方向

  安徽省人民政府于5月12日公布了《关于印发安徽省汽车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的通知》,提出通过大力推动汽车企业联合重组等多种措施,促进安徽汽车产业发展壮大。规划原则提出,支持奇瑞、江汽、华菱、昌河、扬子、全柴等按市场原则在省内进行联合重组,力争形成一个产能百万辆以上的汽车企业集团,并将打造2-4个具有国内先进水平的汽车零部件生产企业集团,5-7个汽车产业集群,但并未提出具体汽车企业的相关联合重组事宜。

  安徽省国资委按照省政府的要求,正积极支持和鼓励省内汽车企业按市场化原则推进联合重组。据消息人士透露,江淮汽车与奇瑞汽车之间的资产重组是“大安汽”的重头戏,“已不是搞不搞的问题,而是如何搞的问题”。

  该人士表示,双方将以产品为基础,以资本为纽带,实行专业化分工,统一决策,分散经营。总体进度要在四季度初步完成,当然这要考虑奇瑞汽车的IPO进度。

  去年3月底向证券监管部门提交了IPO申请但后来因为市场状况不佳而将IPO计划搁置的奇瑞汽车,已再次启动IPO,正处于补充材料阶段。

  奇瑞汽车IPO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政府对重组方式的选择:如果奇瑞汽车在四季度成功IPO,重组方式可能会基于产品基础上的交叉持股;如果奇瑞汽车不能顺利IPO,重组方式有可能倾向于通过江淮汽车定向增发的方式,来理顺安徽省内汽车产品关系。

  双方互补性较强

  双方都是自主品牌的龙头,互补空间较大。业内人士表示,如果江淮汽车与奇瑞汽车顺利重组,通过渠道整合,仅营销费用就可节省15%-20%,研发费用也可以降低在20%以下,再加上钢铁、轮胎等大宗原材料的采购,一年能节省成本5亿-6亿元。

  江淮汽车与奇瑞汽车高层均赞成重组,认为整合是大势所趋。江淮汽车董事长左延安曾表示,尊重国家和省内的产业规划提出的产业重组,如果重组企业间文化相近、优势互补,重组可避免重复建设,有利于实施安徽汽车产业“走出去”战略,有利于发挥安徽汽车产业的集群效应。

  奇瑞汽车董事长尹同耀也公开表态,愿意与江淮合作。他表示,奇瑞与江淮的互补性非常强,从技术、从组合方面很多机会都可以合作,江淮在多功能车、轻卡和汽车底盘等方面“非常优秀”。尹同耀称,“合作到一定程度的时候,自然就变成一家人了。”

 

结构注释

 
 提示:可按 Ctrl + 回车键(ENTER) 快速提交
当前 6/20 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上一页] [下一页] [最后一页]